举个比较直观的例子,西汉时,有个著名的经学家匡衡,在他被汉元帝封为乐安候时,食邑不过六百户,但他的乐安候国中,食封土地就高达31百顷。31百顷相当于如今的多少呢?我们来换算一下。汉代的一百顷,约等于4.61平方公里,而一平方公里,就是1500亩,也就是说,汉代的一百顷,大概就是7000亩上下。我们按照7000亩这个整数来推算,匡衡拥有31个一百顷,那就意味着,他封国内的土地面积,足足有217000亩。
二十一万多亩地是什么概念,是将近150平方公里,这个面积,差不多已经是如今两三个中型乡镇的面积了。而这仅仅是食邑六百户的匡衡所拥有的土地,在他之上,还有千户候,更有万户候,他们所拥有的土地,更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甚至毫不夸张地说,某些食邑较多,且占据地势的万户侯,所辖土地有可能接近一个省会城市的总体面积。
拥有数量庞大的土地,自然能从这些土地以及人口中,获得很高的供养与收益。根据《汉书.地理志》的记载,在汉平帝时期,民间每一户所耕种的土地(注意,是耕种土地,与上文匡衡封国内总面积不同),约有67亩左右。按照这个推算,一个万户侯的候国内,所能耕种的土地大约是在60万亩。那么,这六十万亩地,能收回来多少田租呢?根据《汉书·食货志》的记载,两汉时期的田租,除汉高祖时期为“十五税一”外,其他大部分时间都为“三十税一”。
所谓“三十税一”,简单理解就是农民把年收入的三十分之一拿出来上缴,由于汉代收税要的是实物,也就是粮食,根据当时亩产量,一般需要上缴的是每亩七升粮食。每亩七升,60万亩就是420万升,也就是4万2000石(一石等于100升)。也就是说,一个标准的万户侯,每年能收到的赋税,是四万两千石粮食,把这些粮食换成钱,就是这个万户侯的准确收入。
当然,粮食的价格由于时期不同,也会产生波动,汉代的粮价(指栗)通常平均在100钱每石,而4万2000石,就能卖420万钱。而这只是田租这一块的收入,作为万户侯来讲,还拥有每年收户税的权力。所谓户税,就是每户征钱,根据司马迁的记载,汉代时户税为每户200钱,那么一万户就能收上来200万钱。田租420万钱,再加上户税200万钱,一共620万钱,这就是一个万户侯每年的大概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