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辈分排序和取名时关于辈分的讲究到底是怎么来的?
题主说的应该是字辈。如果要论到字辈最早的起源,应该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昭穆制”,昭穆制规定“父昭子穆”,父为昭、子为穆,不断循环,但仅限父子。此后随着时间的发展,汉代至隋唐时期,是字辈逐渐形成时期,此时字辈开始扩展至同祖兄弟之间使用,如东晋陈郡谢氏谢安二子,谢瑶、谢琰,均从“玉”旁。至宋代,字辈才逐渐完善,而标志就是赵匡胤为其兄弟三人每支拟定字辈;明代朱元璋时继续采用,为其二十多个儿子和侄孙分别拟定二十字字辈。
戒色,戒烟,戒酒,戒手机,对于男人来讲哪个更难戒?
其实,戒色、戒烟、戒酒、戒手机,对一个真正的男人来说,没有一样是容易的,无论戒哪样,样样都十分艰难。当然,如果非要从“四戒”中选一个最、最、最难戒的出来,从一个正常男人的角度来考虑,我认为应该跟年龄段密切相关,50岁之前的男人,应该是戒色最难;而50岁之后的男人呢,应该是戒烟最难。这应该不难理解,直接点说,就是跟男人的年龄和生理特征有关。
记得在上世纪末,作为一个已经超过十年烟龄的老烟民,忽然收到国外一所著名大学的Offer,接受我给一名学院教授作助教,协助他带学生完成实验室课程。由于要进出实验室,跟易燃易爆化学品、跟男女学生打交道,于是,一道极难解的题横在了自己面前:戒烟!这可真是件不容易完成的任务。因为,我曾经有一段时间因为写材料的原因,一天2包烟都不够,当时我自己都有点害怕了,于是下决心戒烟。
可是,无论怎么做,都很难戒过十天八天的。在之后的三几年时间里,又断断续续地尝试过两三次戒烟,时间最长也只到了半个月左右,最终还是熬不过去,然后重新复抽。而那一次为了职业和人生路,把能搜罗到的各种戒烟办法,贴的、吃的、闻的等等,全部一起用上,加上此次戒烟比之前的无目的戒烟增添了一份精神动力,最后居然戒烟成功了,直到现在二十来年过去,再没复抽。
至于戒酒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因为自己的本身并不好酒,更不嗜酒,平时想喝就喝,不喝也成。后来由于鼻炎,酒精过敏,于是干脆彻底不再喝,也几乎没什么念想。戒手机难或易,跟个职业密切相关,这也没什么好说的。一个平时日理万机的生意人,或者喜欢手游、网购、刷微信、发朋友圈的人,戒手机当然不现实。而一个只管吃穿住的家庭妇女,或者六七十岁的老人一族,戒手机易如反掌,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如何劝导不愿戒烟的人想戒烟,烟的危害他比谁都清楚,但就是不戒?
多巴胺抛砖引玉,先拿自己来举例子说明吧。其实,在上大学时,因为受到不良社会习惯影响,多巴胺慢慢染上了烟瘾。那个时候,还不成熟的多巴胺总觉得抽烟是一个男人的标配。后来,多巴胺进入了临床工作,工作之初因为常常熬夜班的原因,烟瘾越来越大,最多的时候每天要抽到30根左右。是什么原因让多巴胺意识到抽烟的危害并下定决心戒烟呢?那一年,多巴胺因为偶然的原因导致前交叉韧带断裂和半月板破裂,以至于影响行走。
在做手术之前的抽血检查之中,多巴胺被发现血糖增高。不久之后,我的病床上来了一位与我同龄的男性肺癌患者:一个夜班出租车司机,大量抽烟。于是,多巴胺开始下定决定戒烟。每当有反复,每当多巴胺想抽烟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起那位与我同龄的肺癌患者,都不由自主的想起自己病危的那一刻。归根到底,哪些戒烟不成功的原因都是意志力不够坚强,都是对健康的无知或心存侥幸。
曾国藩认为看一个家族兴败只须看:子女是否早起;是否做家务;是否爱读书。你怎样看?
首先,早起体现着一个人的自律程度。若为了读书,能够每天坚持早起的人,都是生活极度自律的人。自律的人擅长规划自己的人生,不浪费时间,总是去保持并发挥自身最大的潜能。这样的人,意志坚定,做事怎能不成功?其次,做家务锻炼一个人的责任感。做人有担当,才会把事用心做。愿意用心做事的人,才能把事做好。做家务的人能够切身体悟生活,对家人充满感恩,对家庭有强烈的归属感。
所以教育孩子做家务可以提高家庭凝聚力。其次是对阅读的热爱。读书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时代在变,爱读书可以让人有更多解决问题的思路。当面对环境的变化时,他能运用自己的知识帮助自己走出困境。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当一个人对待事情的态度好了,事情就会变得容易。一个家庭的兴旺在于子孙的力量。如果他们成功了,团结起来,家庭自然会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