镂雕荷茎缠绕,阴线勾饰荷叶纹、鸭纹,层次丰富,立体感强,显示出元代“春水玉”的特征。图4 明代 和田青白玉镂雕天鹅荷花镶件镶件长9、宽7、厚0.8厘米,玉质青白温润光滑,椭圆形,多层透雕荷花荷叶叠压掩映,一只天鹅在荷花丛中展翅欲飞,天鹅重眼圈,张嘴,眼神慌张,长颈被荷茎紧紧缠绕,欲飞不能,呈挣扎状,阴线勾饰翅纹、荷叶纹,图案层次较多,花下有花,枝下有枝,丰富多彩,典型的明代“春水玉”。
图5 清代 镂雕天鹅荷花镶件长9.2、宽5.1厘米,虽是和田青白玉,但玉质发暗如阴天似的,杂质较多。整器为长椭圆形,片状,单面工,外框镶铜,环圈内镂雕繁茂的串枝荷花荷叶,花叶纵横交错,一只天鹅钻入荷花丛中,天鹅张嘴,长颈茎绕,双翅展开,呈挣扎状,阴线勾勒出翅纹和荷叶纹,构图丰富,但刀工力度不够,线条也不够流畅,整器给人感觉有些呆板,应是清代仿明代的春水玉。
到了深秋,皇帝还将带领群臣进行娱乐性的秋山围猎活动,又称射虎呼鹿活动。“秋山玉”就是表现女真族秋季狩猎、射虎杀鹿的情景。“秋山玉”多为山林虎鹿题材,图案为山石、柞树,有的虎鹿并存,有的双鹿伴游,有的只有虎或只有鹿,还有的柞树藏虎,最为常见的还是山林群鹿图。“秋山玉”在表现手法上,场面不像春水玉那么残酷无情,而是兽畜共处山林,相安无事,一副世外桃源的北国秋景。
秋山玉一般采用和田白玉的籽料和带红皮的白玉籽料雕成,皮子可俏色雕成虎鹿和树叶,表示是秋天,这种常留赭色玉皮巧做秋色的雕琢技法是秋山玉的一个独特特征。在传世秋山玉中,材质多采用青玉、白玉加沁皮,雕琢上镂雕层次较多,飞禽走兽形象多是非常生动,具有统一鲜明的时代风格语言。在雕琢技法上,常常利用玉皮做秋色,在表现手法上,秋山玉融合了繁、简、粗、细等各种技法,结合镂雕、圆雕、剔地起阳等琢磨出山石、柞树、鹿、虎等。
图6 金代晚期 秋山玉雕卧鹿饰长4.8、宽4.1厘米,经国家文物部门鉴定是金代晚期,现藏于安徽省文物总店资料室。玉质青白,有黄沁,但油润光滑,扁方形玉饰上镂雕一鹿卧于花石之中,橄榄目,珍珠盘式角,四肢蜷于身下,昂首,躯体健壮,神情自然,与“秋山”命题的意境相得益彰,是一件秋山玉雕题材的经典之作。而金代早期的秋山玉造型与其不同,早期比较繁琐,既有张弓搭箭的猎手,也有惊慌失措的小鹿和茂密的树林岩石,后期则删繁就简,成为鹿(虎)、石、叶“三物观秋”的固定模式。
“春水秋山”玉不是观赏器,而是配饰器,所以没有庞然大物,也没有固定外观,就目前传世的“春水秋山”来看,根据其用途不同,基本可以分为三种:即扣在腰节上的玉带板,挂在衣服上的玉挂件及吊在发束上的发饰。图7 元代 和田青白玉福鹿带饰带饰长6.9、宽5.6、厚0.6厘米,玉质温润细密,长方形外框,边缘浮雕有两道凹槽,以便突出主题。
框内上端镂雕一个外圆内“福”字,下端浮雕一前一后两只鹿对衔一灵芝,鹿角各顶一束灵芝,俗称“珍珠盘”。 阴线勾饰鹿纹、灵芝纹,刀法粗犷豪放,山林野趣特别突出,是典型的元代“秋山玉”。由于“春水玉”“秋山玉”题材好,画面优美,它不仅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喜爱,也受到汉族特别是文人雅士的厚爱,因而元末明初南方地区也有类似题材的玉作出现,但大部分玉匠不知道这一史实,只是根据整器构图,独具匠心,将莲叶、鹿等与一些美好的东西融和在一起,逐渐出现了一类新的被赋予吉祥寓意,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玉雕,如“鹰击天鹅图”“福寿图”“一路登科图”玉雕等,老题材融入了新内容、新形式、新生命,一直延续到后期。
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玉雕作品无时不刻地在向我们传达着美的东西,同时也让我们后人不得不被古人的高超技艺及奇思妙想所折服!原文作者:朱洁原文来源:《收藏家》2018年9月刊《浅谈春水秋山玉》(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使用【文藏APP】,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