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五岳”是指哪些山?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
“三山五岳”的提法,很早就出现了。现在所说的三山五岳,泛指中国的名山。五岳,我国的五座名山,现在指:东岳泰山(在山东省中部)、西岳华山(在陕西省华阴县) 、中岳嵩山(在河南登封县北)、南岳衡山(在湖南省衡山县西)、北岳恒山(在山西省浑源县)。古代人们认为一些名山是群神居住的地方,而封建统治者又迷信神仙,因此帝王们常常喜欢到一些名山祭祀天帝,并把这些名山命名为“岳”。
唐玄宗、宋真宗还曾封五岳为王、为帝,明太祖尊五岳为神。据考证,“五岳”的提出始于汉武帝,到汉宣帝时已经确定以山东泰山为东岳、陕西华山为西岳、河南嵩山为中岳、安徽天柱山为南岳、河北恒山为北岳(在河北省曲阳县)。其后又改湖南的衡山为南岳,隋朝以后,固定下来。明代,开始以山西浑源县的恒山为北岳,清代就在这里祭祀。
直到今天,五岳的名称未再改变。关于三山是哪三座山,现在较流行的主要有2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三山即古代传说中的东海蓬莱、方丈、瀛洲三山,总称“三神山”。《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人海求仙人。
”古代神话传说,在东海之外有五座仙山:岱舆、员峤、方丈、瀛洲、蓬莱,仙山巍峨挺拔、山中琼楼玉宇仙气袅袅且有神仙居住,但却无根,由神龟驮着漂在海上。后来岱舆、员峤二山不知什么原因飘走了,只剩下了蓬莱、方丈和瀛洲三山。另一种说法是,五岳之外的名山中选择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作为“三山”。三山的概念源自于道教,尤其是黄山,堪称道教圣地,传说黄帝轩辕曾在此山中炼丹。
虽然三山五岳在中国虽不是最高的山,但都高耸在平原或盆地之上,显得格外险峻。《诗经》中有“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嵩高维岳,骏极于天”等诗句,由此也可以看出五岳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东、西、中三岳都位于黄河岸边,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华夏祖先最早定居的地方。论景观,五岳又各具特色:泰山雄、华山险、嵩山奥、衡山秀、恒山奇。
嘉靖身边的方士几乎都没有好下场,陶仲文为何逃过一劫?
陶仲文混了一辈子,到64岁高龄,才混到从九品的仓库管理员!没想到,本该回家抱孙子的年龄了,陶仲文竟然才真正开启他的辉煌事业,简直跟姜子牙有得一拼。因为得到嘉靖帝的红人,邵元节的推荐,陶仲文以方术逐步得宠于嘉靖,到他85岁病逝,二十一年来,他平步青云,官至礼部尚书,身兼少师、少傅、少保,三孤集于一身。后来他又被加授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封“恭诚伯”,儿孙及弟子多人因他得到擢拔,死后还获得了“荣康惠肃”的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