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珠的图腾是根据什么画的?
最早期是一些沉香脂丶琥珀,佩饰晶莹剔透又轻盈馨香,人们把它研磨成喜欢的形状钻眼儿系绳挂带,由于易碰撞摔碎在外用皮绳线,金银等将其编织包窠。把玩日久因盘晒分化,包装部分与露出部分保漿颜色深浅出现不同成图案—即现在人们所见到的人为绘制的花纹呗!千古香脂太稀缺百姓就把重一点好看的石头~玛珯也如此佩饰,再后来出现琉璃等人为绘画烧制出想要的图案。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天然天珠?
看了几个回答,我觉得不得不为“天珠”说两句话……如果大家被这种偷换概念混淆视听的叫法洗脑,简直是对历史的侮辱,对文化的侮辱……市场经济下,商人逐利没有问题,但请不要太不要脸。利用大多数人对天珠的一知半解,断章取义,篡改文化,来炒作商品。这不仅玷污了文化的纯洁性和知识的单纯性,甚至玷污了天珠的神圣性。(70年代天珠)首先先说天珠,“Dzi”是国际上对天珠的称呼,藏语里发“斯”或“瑟”的音,因此也叫瑟瑟珠。
而我们现在俗称的“天珠”我比较赞同马未都先生说的是上世纪50-70年代从港澳台地区开始流传的一种叫法。从考古和历史上来说,“瑟瑟珠”的种类很多遍布中亚,西亚,南亚。而我们今天所说的天珠一般特指西藏地区的天珠也叫至纯天珠。和是古代蚀刻工艺的一种延续,主要以玛瑙为原料蚀刻出所需要的花纹。从公元前2000年人类文明不断融合发展,慢慢形成了我们现在西藏天珠的体系。
(清代琉璃天珠)天珠代表的是喜马拉雅地区的一种文化,是早期人类的图腾文化崇拜,宗教文化信仰的延续和传承。在藏人眼里不论新老天珠都是一种神圣和好意头的象征,是以玛瑙为基材人工在上面蚀刻出花纹图案经过火烧的珠子才是历史上的“瑟瑟珠”,现在被我们称为天珠的物件。在古玩圈里收藏级别的天珠一般指的是清代以前到史前文明时期的,价格越高年代越久。
而新天珠作为一种装饰,信仰和文化延续也有相应的经济价值,但收藏价值就几乎没有,至少在未来的1-200年是不具备收藏价值的。简单了解了天珠以后我们再说“天然天珠”。从字面上理解,“天然天珠”就是自然形成的天珠,然而从现在的文物和科学考古证据,不论传世或者出土的至纯天珠几乎都不存在天然形成的。在20世纪以前到史前文明,天珠概念里也从没出现过“天然天珠”这一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