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大理石的范畴,里面特别有亮点。春秋时期的玉器是专属于国王和贵族的,普通人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失去基本的工作能力是必然的。那时候普通农民家庭也能养活这么个倔老头。卞和献玉的故事最早出现在韩非的《韩非子》中,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玉是什么?有哪些寓意?
玉是一种美石。质地细腻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在古代,以玉比德,说君子如玉。特别是封建帝王特别爱玉,用玉做成好多摆件,装饰品,佩戴在身上。还喜欢拿着玉做的东西把玩。赋予玉吉祥如意的寓意。如玉如意。由于古人爱玉,很多帝王或者亲王死后都用大量的玉制品来陪葬。中山王国是汉代重要的封国。中山王墓里就出土了三套金缕玉衣,还有鎏金铜缕玉片等装饰玉,说明玉在古代人们心中的重要性。
玉是好东西,民间常用玉辟邪保平安。戴在身上的玉,如果碎了,就是为主人挡灾了。玉虽然很坚硬,可是爱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是用玉易碎的这个特点来形容人的气节。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民间有一种说法,说女人如果带玉,玉里面的花纹就不长了,玉就死了,这是对女人的歧视。慈禧特别爱玉。她手里总拿着玉藕,宫殿里摆着玉摆件,就是死后还陪葬了很多玉。
骗人最多的4种玉石,好多人都被坑了,你见过吗,都有哪些?
要说4种常见的假玉石,我来说一说我经常看见的吧。第一种,玻璃,人工合成的。这类玉石没有内部结构,非常完美,内部经常有小气泡出现,玻璃在烧制过程中会产生小气泡,你可以看家中的玻璃做的烟灰缸等物品,非常干净,完美。第二种,阿富汗玉,巴基斯坦玉,石英岩。属于大理石一类的,内部有特别亮的小光点出现。第三种,B货,酸洗加注胶,玉石在强光手电筒下会出现荧光反应,周围会有紫色。
战国时期中的和氏璧到底是什么玉?历史真的有这个典故吗?
和氏璧应该是真的,但是卞和献玉的故事就不一定了。卞和献玉的故事最早出现在韩非子之中,大概的意思是这样的楚人和氏在楚山中找到了一块玉璞,就赶紧献给了楚厉王。楚厉王找玉匠鉴定一下,玉匠说是石头。于是,楚厉王觉得和氏欺骗自己,就把他的左脚砍了。楚厉王死了之后,楚武王继位。和氏又拿着玉献给武王。结果武王找玉匠一看,又说是石头。
于是,和氏的左脚也被砍了。楚武王死后,楚文王继位。和氏就抱着玉璞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楚文王知道后,让人问问和氏怎么回事。于是,和氏把自己委屈说了出来,楚文王就让玉匠把玉璞雕琢了出来,称为和氏之璧。这个故事的第一个问题在哪呢?和氏这个人到底是谁?如果他是一个普通农民,是凭什么断定手中的石头是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值得自己断掉双脚?春秋时期的玉是专属于君王贵族的,一般老百姓很少有机会接触到。
这样的话,连宫廷玉匠都看不出来是一块玉,和氏是怎么看出来的?所以,他绝不是一般老百姓——要么是非常懂玉的贵族,要么是经验丰富的玉匠。如果是贵族的话,楚王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砍掉和氏的双脚?又不是什么逾越礼法的事情,不至于用这么重的刑。如果不是贵族,那就只能是经验丰富的玉匠了。问题又来了,当时发现和雕琢玉器并不容易,一个经验丰富的玉匠必然有知名度。
就算楚王不知道他,宫廷里的玉匠也会知道,为什么没人相信他?他为什么毫不争辩?这个故事的第二个问题是,和氏活了多久?除了韩非子之外,历史没有任何史料中存在楚厉王。如果按照故事中的顺序,和氏一连见了楚国的三任君主楚厉王楚武王楚文王。楚武王在位时间是公元前740年至公元前690年,在位51年。
楚文王从公元前689年到公元前677年在位13年。如果李俶真的有国王,那只能是楚武王的楚国君主·熊志,他当时还不是国王,在位17年。他能连续给三代国王献玉,至少相隔50年。但何氏发现美玉有过这样的经历,献玉时至少20岁左右。在这种情况下,他最后把这块玉送给了楚文王,他应该已经70多岁了。一个脚被砍断的人是怎么活到这个年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