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如此,柏辽兹追求音乐艺术的刻苦精神却丝毫没有被削弱,在有关他的传记中还清楚地记载着他在音乐学院的图书馆里自学格鲁克的歌剧总谱时的情景。当时柏辽兹由于阅读得太专心而经常忘记时间,不止一次被开门人误认为室内无人而被锁在阅览室中直至天亮。1823年柏辽兹有幸跟随当时著名的作曲家勒修尔学习作曲。勒修尔很喜欢这个学生,评价柏辽兹说:“不是医生,不是药剂师,而是一个出色的作曲家。
”他学习创作了一些康塔塔、歌剧等作品。终于在1826年,23岁的柏辽兹考入巴黎音乐学院,从此他的生活和艺术天地发生了巨大变化。1827年,英国的查尔斯剧团前来巴黎上演莎士比亚的戏剧,柏辽兹几乎每场都看。莎翁巨大的戏剧力量深深打动了他,为他后来创作《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等作品奠定了基础。同时他还对当时这个剧团的一个年轻貌美、风华绝代的女演员斯蜜荪一见钟情,甚至达到了狂热的程度,而斯蜜荪当时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对柏辽兹给她写的几封求爱信无动于衷、冷若冰霜。
失恋使柏辽兹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他提起苦涩的笔,写下了“一个艺术家的人生插曲”———《幻想交响曲》。1830年柏辽兹创作的大合唱《萨丹那帕尔》获得了罗马大奖,他得到了去意大利进修、学习的机会。柏辽兹在意大利生活了15个月,意大利美丽如画的大自然风光、丰富的博物馆、文化遗迹、生动的日常生活印象,为他后来创作的《哈罗尔德在意大利》、歌剧《罗马狂欢节》等作品的带了灵感。
1832年,柏辽兹返回巴黎后,对斯蜜荪感情的再次复燃。这时斯蜜荪声望大减,且欠下了许多债务,摔伤了脚已不能重返舞台,柏辽兹再次向她求爱,获得了斯蜜荪同意,两人在英国大使馆结婚。但婚后生活并不幸福,矛盾不断,于1841年离婚。从1842年开始,柏辽兹长期旅居欧洲各国,先后在德国、意大利、俄罗斯、英国、奥地利等国奔波,既创作,又当新闻记者,还要当指挥。
直到1868年,他还带病前往摩洛哥(非洲西北部)演出,返回巴黎后病重,1869年3月逝世于巴黎。柏辽兹的创作和同时代人相比作品比较少。他没写过任何的室内乐,也没为当时很流行的乐器———钢琴写过任何作品,当然这跟他本人从没有学过钢琴也有关。柏辽兹一生创作了4部交响曲:《幻想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戏剧交响曲》、《送葬与凯旋交响曲》,5部歌剧:《本韦努托·切里尼》、《特洛伊人》、《比阿特里斯和本尼迪克》等,以及大量的合唱作品,独唱与乐队的作品,为声乐和大乐队改编的歌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