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无可奈何之时,才找出周亚夫等人,组织平叛战争。相比之下,建文帝的削藩政策虽备受后人指摘,但并非一无是处。在谋划削藩方略时,齐泰建议先削强燕,再除各弱王;黄子澄则认为燕王久已有备,应先解决掉周王、代王等“亲燕”势力,翦其手足,再除燕王。建文帝采纳了黄子澄的方略。前后不到十月,建文帝削周王为庶人,幽代王于大同,废岷王为庶人,迫湘王自杀,囚齐王于京师。
尽管这一方略被后人认为“打草惊蛇”,但却事实上削弱了燕王,起到了一定效果。后来的靖难之役中,代王曾试图响应朱棣,但被控制,而齐王被囚后,燕军在山东失去外援,燕军始终无法在山东压倒对手。整个靖难之役,直到最后燕王渡长江,燕王除挟持宁王外,再无公开“外援”,始终是以一隅之地抗拒朝廷。而建文帝对燕王的直接削出,也一度取得了极大成绩,燕王一度身边只剩下张玉、朱能等800余人,并被严格监视,至于北平军政大权,则几乎已完全为朝廷所控制。
可以说,仅就政策而言,建文帝除“不忍杀叔”之外,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了。只不过,朝廷委派办事的人,确实在能力上非燕王对手而已。所以,仅就削藩政策而言,汉景帝的失误比建文帝更大。那么,为何景帝胜了,建文败了呢?对手的能力实力,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但历史也一再表明:实力弱小的一方,如果训练有素(将士的能力),在正确的指导下(统帅的能力),有时也能由弱变强,并最终打败实力占优者,赢得胜利。
仅从削弱实力的角度看,建文帝作得已经不错了。如果朱棣只是能力一般的人物,可能已经被控制,连起兵的机会都没有。然而,朱棣的能力,却因为建文帝“不忍”背负杀叔之名而完好无损。早在朱元璋时期,朱棣就已经被称赞为“智勇有大略,能推诚用人”。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常有意易储”,并常奉命统领诸王及诸将军马作战。
朱元璋去世前,谕示朱棣:夷狄之患岂可不防?朕之诸子,独汝才智克堪甚人···“攘外安内,非汝而谁”?在蓝玉、冯胜等异姓将领被铲除后,朱棣已是唯一有能力、威望领导北方国防,甚至“攘外安内”的统帅级人物。因此,尽管朱棣的一些权力被建文帝所剥夺,但因朱棣“能推诚用人”,身边仍有张玉等人不离不弃,而在已被“夺”的军队中,仍有大量将士“属心于燕王”。
因此,朱棣虽然被严格限制、监视,但只要略施计谋,除掉建文帝派来的廖廖数人,就能控制北平局势,夺回军队,举兵“靖难”。而当燕王起兵后,虽然其规模与朝廷不可同日而语,但其战斗力优势却十分明显。燕王之兵,是常年在北方与蒙古作战的,训练有素,战斗经验丰富,尤其是其骑兵优势,更远远胜过“南军”。因此,朱棣骑兵后,其统帅个人能力、军队战斗力,均胜过朝廷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