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红外透射中有机物吸收峰的强度可以辅助判断优化程度。祖母绿透射光谱检测到有机物红外线为一种电磁波,也可以将其简单想象成一束光通过祖母绿。对于祖母绿,实验室通常会连续测量多个透射光谱,确保各个方向的充填物都被检测到。同一颗石头不同方向的红外测试(每条红色箭头代表一次测试) 7.2.紫外可见光分光光谱仪(UV-Vis简称紫外)紫外可见光分光光谱仪红外并不能检测到可见光及紫外部分的电磁波。
颜色是我们对于彩色宝石最直观的认知,虽然我们可以直接通过肉眼区分红橙黄绿青蓝紫,但是对于颜色的成因,用肉眼观察是无法实现的。同类宝石,相似的颜色,由于致色元素的不同,宝石的亚种也就不同,价值自然各异。市场上帕拉依巴碧玺容易和普通碧玺混淆,特别是绿色的帕拉依巴和普通的绿色碧玺,颜色十分接近。绿色帕拉依巴普通绿色碧玺那二者的紫外光谱又会是怎样的呢?绿色帕拉依巴紫外普通绿色碧玺紫外通过紫外光谱,我们可以快速地区分二者。
7.3.X射线荧光光谱仪(EDXRF)X射线荧光光谱仪紫外可以指示致色元素的种类,EDXRF不仅可以告诉我们元素的种类,还可以告诉我们元素含量的多少。EDXRF的检出限一般为几十到几百个ppm(ppm:百万分之一)。每种天然宝石的元素组成是有其特定规律的,如果忽略了这种规律的客观性,将会出现对宝石的误判。
(1)错误判断宝石处理方式。例:红宝石铅玻璃充填判定在天然红宝石中,Pb(铅)这种元素是几乎检测不到的,但是在铅玻璃充填红宝石中,我们可以检测到几千甚至是几万个ppm的铅。高含量铅的出现为铅玻璃充填红宝石的判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若无法得到元素的信息,仅靠经验判断充填物的种类,这种结论是无据可循且漏洞百出的。
铅玻璃充填红宝石(2)错误判断宝石产地。例:莫桑比克红宝与缅甸红宝产地判定缅甸红宝石的紫外荧光通常比莫桑比克的较强,究其原因在于Fe和Cr元素含量比值的差别。XRF可以将荧光强弱这种感官的差别量化,通过Fe和Cr元素的具体含量,使产地判断更加科学严谨。莫桑比克(左)与缅甸红宝石(右)在长波紫外光下的荧光特征缅甸红宝石和莫桑比克红宝石Fe元素差别当然XRF可以给我们的信息远不止于此。
7.4.显微拉曼(Micro-Raman)显微拉曼仪显微拉曼将显微镜和拉曼光谱仪结合,可以对焦定点测试包裹体。宝石包裹体种类的判断对产地判断的指示意义重大。哥伦比亚祖母绿常出现三相包体,其中气相为CO2,不同成矿区形成的祖母绿中CO2的性质存在微小差异。通过拉曼光谱检测祖母绿中的CO2,有助于判断哥伦比亚祖母绿的具体矿区。
木佐Muzo契沃尔Chivor木佐Muzo契沃尔Chivor祖母绿三相包体契沃尔祖母绿二氧化碳双峰距离小于木佐祖母绿 7.5.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LIBS)LIBS和XRF的功能相似,均常用于测量宝石元素种类及含量。相较于XRF,LIBS可以测到元素种类更多,甚至可以检测到铍(Be)等轻元素。Be元素的检测对橙色、黄色蓝宝石及一些“帕帕拉恰”的颜色成因检测至关重要。
传统Fe-Ti扩散因为原子半径较大,元素无法进入宝石内部,颜色仅存在于表面或相对集中于裂隙处。因此,在显微镜下较易观察到颜色沿棱线浓集的现象,较易鉴定。Fe、Ti扩散处理蓝宝石表面扩散蓝宝石颜色富集在棱线铍的原子半径较小,经扩散处理可进入宝石内部。铍扩散蓝宝石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经高温处理的特征,可作为辅助鉴定依据。
玻璃光是识别古玉的重要方法,什么样的玉可形成玻璃光?
玉质温润、细腻、凝洁、致密的古玉久埋于地下,在潮湿、密闭的环境中长时间地受沁和氧化更容易形成玻璃光。古玉的玻璃光柔和内敛,不伤人眼,与新玉、翡翠表面的玻璃光、贼光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它常常是精光内放,伴随着油脂光泽和厚厚的一层晶莹油润的包浆、沁色出现。古玉玻璃光大概有两种:一种主要见于良渚文化出土的精致玉器上,其表面自然泛现出一层白而亮的光泽,隐约感到其光照若鉴,很有特色,因此被考古界和古玩界的一些人称为“玻璃光”。
另一种多见于战汉和明代玉器中,这些玉器选料极精,加工极细,地子极其平整,纹线精致流畅,多出自熟练匠师之手。据说,古时玉器琢成之后,要以手工方式用细软的毛皮仔细擦拭打光,具体工艺技术早已年久失传了。这样打光的玉器,周身都异常亮丽光泽,质感凝厚明净,与众不同,称其为玻璃光,或玻璃包浆。那么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种神奇的想象呢?一、玻璃光多出现在生前使用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