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就是自己所处所在的时代、时期、时间点。观音菩萨的称呼,为什么有叫观世音菩萨,有叫观自在菩萨,到底什么意思?观音菩萨的称呼有很多如:观音老母;鱼蓝观音;送子观音;莲花观音;圆通观音;观音大士等,有三十二应身与三十二种不同名号的叫法,其中观世音菩萨的称号的来历,是因观音菩萨悲愍众生之疾苦而发大愿,并运用自己所修身心圆通之功德,如: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识,灌注诸毛孔之圆通力,而寻声救苦,只要有众生有念想观音,或有求观音菩萨,或有求救之音声处,观音菩萨即时即到救苦救难,有求必应,故众生又称之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简称为:观世音菩萨。
观自在菩萨的内涵是什么?
●《心经》中“观自在菩萨”的内涵与逻辑◆“眼耳鼻舌身意”产生的效果叫做“观”,“看”——是人无意识的撞见,比如在路上看到很多人,很多车。这些东西被动映入眼帘,不是你有意识地去看,因此你记不清楚,这属于看见,不是观。◆“观”则是你为了记住或获得特定的确切信息,观是有意识的看。比如“观察”,观是多角度了解,观同时也要用到耳朵和鼻,身体的感觉和思维。
例如,你夜间感觉来自某个方向有响声,为了探明究竟。这时就会眼睛、耳朵、鼻孔、身体都参与感知活动,这就是“观”。“观世音”是指体察世人的语言声音,简单的说就是“很会听话”,有很好的感知和理解能力称为“观世音菩萨”,观音就是捕捉声音。简单地说“观音菩萨”——指有极好的语言理解能力,悟性高。专指一听就明白的理解能力,还不是指表达能力。
看——只用眼睛,观——多感官同时启动加上思维意识。观包含看和听,“看”和“观”的区别就在于是否“下意识”或“用心”。◆“自”就是自己,即本我。◆“在”就是“存在”。◆“自在”就是自己所处所在的时代、时期、时间点。自己所在的环境,从大环境到小环境的认识,比如,出生在陕北和广东是不同的,人生会因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又如,你所在的单位或平台,是单位或平台让你有成就而不是你自己很了不起,一个人进入一个好单位而衣食无忧,不等于这个人比别人更有本事。自在也统称你一生的处境或目前的处境。◆“菩萨”是菩提和萨埵的简称,菩提指树状结构思维,能够建立起树状结构思维的人称为有思想建树,建树就是菩提,“建树”一词的由来就是建立“菩提树思维”。
“萨埵”是指人情和人性,有的表达为有情或众生,菩提指思维逻辑结构,有的称为“觉”。所以“菩萨”有的表达为“觉有情”或开悟、智慧。◆“观自在菩萨”,上面通过逐字解读,在逻辑上就称为“演绎”,潮语叫做“拆破”解析,用演绎的方法进行推理就称为“演绎推理”。再来一次简单的综合,概括成一句话以表达意思。☛“观自在菩萨”意思是“全面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局限性是一种觉悟。
观音菩萨的称呼,为什么有叫观世音菩萨,还有叫观自在菩萨,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谢谢邀请。观音菩萨的称呼,为什么有叫观世音菩萨,还有叫观自在菩萨,到底什么意思?观音菩萨的称呼有很多如:观音老母; 鱼蓝观音; 送子观音; 莲花观音; 圆通观音; 观音大士等,有三十二应身与三十二种不同名号的叫法,其中观世音菩萨的称号的来历,是因观音菩萨悲愍众生之疾苦而发大愿,并运用自己所修身心圆通之功德,如: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识,灌注诸毛孔之圆通力,而寻声救苦,只要有众生有念想观音,或有求观音菩萨,或有求救之音声处,观音菩萨即时即到救苦救难,有求必应,故众生又称之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简称为:观世音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