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缺磷时应结合浇水。追施速效磷肥过磷酸钙或磷酸二铵。也可用2%的过磷酸钙浸出液进行叶面喷肥。(5)缺钾时要结合浇水,每667m2施硫酸钾或氯化钾5~10kg或草木灰100kg,应急时喷施磷酸二氢钾200—250克,对水50kg,配成0.4%~0.5%的水溶液。提倡施用硅酸盐细菌生物钾肥或“垦易”微生物活性有机肥300倍液。
元明时期的青花为什么有点“铁锈斑驳”?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胎泥原因清 缠枝花卉纹尊在烧造出元青花之前,景德镇主要以烧造小件影青釉瓷器为主,多为实用器。而随着青花瓷器的烧造成功,大件器物数量开始增多。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烧造影青釉瓷器的胎泥在硬度上无法支撑烧造青花瓷所需的硬度,于是开发并使用了新的泥料配方,称为“二元配方”。两种瓷土的结合,再加上胎体厚度增加,便可烧造出相对大的器物。
“至正型”龙纹瓶局部青料是含钴、铁、锰、铜等矿物元素的集合体,在磨制煅烧调和后,直接绘画在瓷胎之上,罩上透明釉后进行烧制,才会呈现出我们能够看到的蓝色。在青花瓷胎入窑烧制时,在高温的烘烤下,瓷胎将会排除多余的水分重新结合,而釉面将处于一种熔融的状态流动开来,此时绘画在瓷胎表面的青料会沿着胎体间的细小空隙往胎骨内渗透,等到出窑后,尤其是大件青花器物,就会看到有深入胎骨的无规则的大小不同的斑点或斑块,用手抚摸有坑洼之感,这就是所谓“咬胎”的现象。
元 青花花卉纹大罐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而清代青花器物,即使是康、雍、乾时期仿明代永宣时期的器物,也不会出现“咬胎”的现象。这是因为炼泥技术的提高,使得绘画时钴料内的元素不易渗入胎体,反而会有未能磨细的矿物渣点进入釉内形成斑点,从“咬胎”成为“咬釉”,景德镇的绘画艺人们称这种现象为“料刺”。钴料加工与绘画技术原因元代及明永宣时期的青花器物,在纹饰中会出现黑褐色且凹凸不平的斑点,为业内公认“苏料”的特点。
但对比观察此种特点会发现,它多出现在大件器物的主要纹饰图案中,如缠枝花卉的花朵、鱼龙纹饰的鳞片等,而在辅助纹饰中却极少出现。形成这一特点,其根本原因是绘画的技法问题。明宣德 青花缠枝花卉杯 故宫博物馆藏绘制辅助性纹饰时,画师走笔速度快,一气呵成,不会反复用笔,相比主体纹饰,同一范围内青料使用更少,涂抹更薄,因此并不会产生“苏料”斑点的现象。
而在绘制大件器物的主体纹样时,为突出主题图案,画师下笔的力度加大,走笔速度放慢,因此形成的线条加宽,并且还会用笔反复勾勒线条;若为了突出花朵、龙鳞等纹饰时,还会用一种特殊的技法,当地称为“塌水”,此种技法是用绘画的钴料在某一部位多次进行涂抹,以突出相应位置的立体感。也是因此,造成了此处钴料的厚度超过辅助纹饰几倍的现象。
明永乐 青花缠枝花卉执壶再加之当时钴料的加工研磨不够精细,就会在反复涂抹后的表面出现很多细小的青料颗粒。在之后的烧造中,由于主体纹饰和辅助纹饰的烧造时间和温度是一致的,辅助纹饰及用料较薄的小件器物,钴料就会被充分的氧化还原而发出钴料的本色,而通过塌水方法绘制的主要纹饰,钴料常得不到充分的还原且有青料颗粒存在,从而无法充分发色,又加之胎泥松软间隙大,钴料会顺着缝隙进入胎体,这样就出现了凹凸不平、深入胎骨黑褐色的斑点,形成所谓明永宣时期“苏料”的特点,这也是“咬胎”现象形成的原因。
元 青花缠枝牡丹瑞兽纹双耳罐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通过以上的分析,出现永宣时期特殊现象的原因,完全是胎泥粗松、钴料研磨不细、绘画技法的特点、窑温偏低四种因素叠加而成的,是青花瓷器在景德镇初创时期的必然结果,与钴料的来源没有任何关系。明永乐 青花葡萄纹花口大盘 天津博物馆藏小件器物及部分大件器物在绘画技法上使用得当、烧造瓷器时的窑温适当、在高温下钴料能够充分还原,就不会存在杂色斑点,釉面表现也会相对较好,釉面光润,鬃眼不易被发现。
而在烧造青花瓷器的初期,生产技术还不成熟,大多数釉色青灰,青花发色偏黑且有斑点,是因多种原因造成的,这与钴料的加工精细程度有关,而与钴料产地无关。原文作者:何国森 口述 殷鹏 整理原文来源:《收藏家》2018年9月刊《瓷器鉴定那些事—青花钴料》(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想了解更多收藏信息,欢迎下载【收藏家APP】,关注【收藏家】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