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银是白铜(铜镍合金)的雅称,传统上的藏银为百分之三十银加上百分之七十的铜。由于是99.9%的银,所以,从外观上很容易识别,就是亮银的本色,这种银材质,由于银本身的金属特性,使得99.9%的银比较软,不适合用来制作仿白金或K金镶嵌类的饰品,但用来制造素银类首饰则有银饰品特有的质感。
纯银、苗银、藏银、泰银这些都是什么“银”?
纯银是一种美丽的白色金属,银在自然界中较少以单质状态存在,大部分是化合物状态。因而它的发现要比金晚,一般认为在距今5500-6000年以前,天然银多半是和金、汞、锑、铜或铂成合金。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几种银,他们到底是不是纯银呢?藏银:白铜(铜镍合金)的雅称 藏银是西藏、尼泊尔生产一种含银较少的合金,主要成份包括镍、铜等。
纯银即标准纯银,一种含92.5%的银与铜或其它金属的合金,市面上有很多925银饰品,即是指其92.5%的含量。 藏银是一种名称,其实是一种合金,在藏族人那里说来,藏银其实就是白铜。藏银是白铜(铜镍合金)的雅称,传统上的藏银为百分之三十银加上百分之七十的铜。现在市场上的藏银饰品大多为百分之三十银加上百分之七十的合金。
苗银:并非纯银,主要成分是铜 现在说的苗银都并非纯银,其它主要成分是铜,含银量不高。其主要特点是苗族地区手工打制作,图案精美,富有寓意。苗银产品经戴过后,长期放置不戴,手镯表面金属会产生氧化反应,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变色,不过下次在戴的时候只须用软布或纸巾擦拭就可以光亮如新了。 我们现在市面上所见到的苗银饰品几乎都没有银的成分,一般分为两类:以黄铜为主的“苗银”: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境内,如云南大理市鹤庆县新华村的银饰品。
鹤庆的银饰品成分以黄铜为主,部分纯银饰品则是通过其它渠道进入到当地市场。折叠以白铜为主的“苗银”: 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东南地区,如贵州省凯里市千户苗寨附近的银匠村。银匠村的苗银饰品成分以白铜为主,通过电镀、加蜡、上色的工艺处理,形成颇具特色的贵州苗银饰品。泰银:概念上就是925纯银 是一种特殊工艺的特殊称呼。
又叫“乌银”,是在银首饰上把银、硫的混合物融化,并以玻璃质状态形成覆盖层。乌银覆盖层疏松乌黑,与白银的光洁银白形成鲜明对比,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由于经过了特殊的防旧处理,乌银首饰不仅长期不变色,表面硬度也大大增强。别具一格的质感和色泽,使这种首饰粗犷而古朴。 泰银其实现在走的是国际路线,在国外非常流行,质地也是925的。
之所以称呼为“泰银”,主要是因为来自于聪明的泰国人的杰作。泰银镶嵌的宝石与藏银、尼泊尔银不同,泰银以晶莹的乌金石、石榴石为主,红色、黑色是泰银镶嵌宝石的主色调,在阳光下能闪出美丽的光芒。法国老银器:含银量最高,被称为950银 法国银器因其造型优雅,富有很强的艺术气息,成为藏家争先追捧的对象。经典的洛可可风格源于法国,这一点也影响了银器。
此外,法国老银器的含银量是最高的,被称为950银。 法国银器做工精巧,质量上乘,又结合当时的艺术发展以及审美趋势,例如ART NOUVEAU时期,银器开始出现了植物昆虫等装饰。对于银器钢印考究,又需得结合当时历史,商会,政府政策等因素,虽说再法国银器鉴赏为艺术品收藏的入门,但也需要具备深厚的艺术修养及历史知识。
老银:古董银制品 “老银”笼统的来说就是很“以前”的人使用过或是戴过而留下来的古董银制品。 在国外,银器收藏特别是欧洲皇室御用银器的收藏受到了众多藏家的追捧,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国内,老银器收藏还未形成完整的价值体系,不过各个地方出产的银器、银饰都有着非常浓郁的风格。硝酸点试法: 在银器上用刀锉一小缺口,将硝酸点在缺口上,观察其变化。
含银达95%以上,其色泽维持不变;含银达80%至95%的银器,变黑色;含银为50%至75%的银器,变绿色,绿色越深,含量越低。其口诀为:“七绿、八黑、九五白”。千足银:银含量99.9%的银 用于制作千足银首饰银含量不得低于99.9%,也是目前国家标准《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里规定的银制品最高纯度标准(参照GB11887-2008)。
千足银是这几年刚突破的一种银饰生产法,这种银成色是目前市场上最纯的。由于是99.9%的银,所以,从外观上很容易识别,就是亮银的本色,这种银材质,由于银本身的金属特性,使得99.9%的银比较软,不适合用来制作仿白金或K金镶嵌类的饰品,但用来制造素银类首饰则有银饰品特有的质感。素银:纯银首饰 珠宝首饰行业上把用925纯银或990足银直接加工成银饰成品,没有外镀白金、彩金等其它合金,以及没有镶嵌其它珠宝玉石的925纯银、S990纯银首饰称之为“素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