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公布的几件彩陶来看,基本沿袭了仰韶文化的陶艺传统风格,图案的绘制有一定艺术性。从官方公布的这些双槐树遗址陶器来看,带图案的明显属于典型的仰韶彩陶,但也有灰陶和褐色陶。个人认为,河洛古国的陶器只能算仰韶彩陶文化的边缘类型。但与西边的半坡遗址、庙地沟遗址相比,双槐树遗址的彩陶图案不够丰富,更不如后来的马家窑文化多样化。
5300年前的河洛古国,这些陶罐的图案表达的是什么?
个人认为,河洛古国的陶器只能算仰韶彩陶文化的边缘类型。虽然当地很可能是一个政治军事中心。从官方公布的这些双槐树遗址陶器来看,带图案的明显属于典型的仰韶彩陶,但也有灰陶和褐色陶。图片公布的不多,不好说彩陶文化在双槐树遗址里是否占据了绝对地位。仅公布的几件彩陶来看,基本沿袭了仰韶文化的陶艺传统风格,图案的绘制有一定艺术性。
但与西边的半坡遗址、庙地沟遗址相比,双槐树遗址的彩陶图案还不够丰富,更不如后来的马家窑文化多样化。目前只看到星纹、波浪纹少数几种纹路图案,没看到钩叶纹、花瓣纹、网状纹、同心圆纹等仰韶彩陶的一些常见样式,显得比较贫乏。也可能是有些文物还没有展现出来。个人认为,双槐树的彩陶图案,只能算是仰韶彩陶的一种边缘类型。
仰韶文化彩陶的核心发源地还是在陕西一带,河南庙地沟遗址也算是发扬光大的一路。双槐树遗址,地理位置已经接近山东大汶口文化,可能是仰韶文化向东推进的一路,融合了周边不少其他文化,所以冲淡了彩陶文化的一些色彩。大汶口文化以灰陶、红陶和黑陶为特征,也有少量彩陶,总体来说花样更多,但陶器的彩绘没有那么精美。由于当地存在的这种文化融合影响,双槐树遗址的陶器可能就更接近实用性,样式也比较多,但在陶器上搞彩绘的心思就少了。
另一方面,双槐树遗址在城墙、壕沟、瓮城上体现了很强的军事防御功能。而且周边存在一系列中小型遗址,拱卫着双槐树遗址。因此,有学者认为双槐树遗址是当时的一个重要政治军事中心,甚至是部落首领的居住地。不过,政治军事中心和彩陶文化的边缘类型,两个身份并不矛盾。正是由于处于与其他新时期文化的交锋区域,随时可能打仗,而且生产耕种的压力更大。
所以人们在陶器等工具制作上更接近实用化,而减少了艺术创作的闲工夫。事实上,中国上古文化的发展脉络也正是如此。在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东方分支的交汇处,逐步形成了龙山文化,并逐步成为中原的主流。颜色单纯的黑陶成为龙山文化的特点,普通陶器也多以灰陶、夹砂红陶居多。从这时候开始,仰韶文化的彩陶艺术由此在中原全面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