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老”翡翠传世的饰品很少,主要是摆件稍多,相当一部分“老”翡翠来源于出土文物,不一定适合佩戴。市面上很多“老”翡翠,其实是作旧处理,选购时要特别注意。翡翠中的“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老”翡翠(古董),就是年代久远的老物件翡翠。二是指翡翠本身的一个品种,比如“老坑种翡翠”。翡翠本身的品质是决定其价值的重要因素。
部分翡翠可能会因为历史年代的附加,变得更值钱一些。另外给大家说说老坑种翡翠。老坑种翡翠指的是矿区产地。人们也常常把质量好、透明度高、质地细腻的翡翠,都算成是老坑种翡翠。在翡翠界,品质最佳、最具价值的翡翠品类就是老坑玻璃种翡翠。但并非所有的老坑种翡翠都能达到玻璃种、冰种的种水程度。老坑矿区产出的翡翠也有好坏之分,因此,其价格从几千到上百万不等,跨度区间很大。
清代翡翠究竟要不要抛光?有何讲究?
你好,清代翡翠制品肯定是要抛光的,这也是历代玉器制作的一个必要收尾工序。清代玉器抛光不但十分是必不可少的程序,而且还十分讲究,其阴线、地章、缝隙等都有仔细打磨处理,抛光效果更是较唐宋元明时期的玉器好得多,精美程度在历代玉器中也是有口皆碑的。清代玉作多为分工合作,由具有不同技能的人各主一环,其流程主要为开料、制胚、掏膛、精雕、抛光等,器型纹饰图案大多继承前代,很少创新,主要功夫都放在美化修饰细节上,除了刻意模仿战汉毛道跳刀痕外,大多砣磨精细到位,很少会出现麻底、跳刀、毛道、歧出之类的瑕疵。
清代玉工尤以“乾隆工”为尚,它们在玉作工艺上极为讲究,抛光打磨十分仔细,地子平整度仅次于战汉玉,几乎件件精品。 一般而言,清代玉器制作具有以下的特点: 1、阴线刻细密深镌,平直圆润,角度规整匀称,转折流畅自然,一气呵成,结合绵密,绝无断刀或续刀接痕和毛碴,且阴刻线较明代稍细而深,边缘推磨圆润。
2、镂雕层次繁缛,有强烈的立体感,砣碾精细。3、“减地阳纹”平齐划一,纹案均在同一平面凸起,地子干净平整,可与汉工媲美。 4、抛光细腻精良,器表光润洁滑,多呈油脂或蜡状光泽。 5、仿作“痕玉”,器壁修薄几近透明,打磨精细,光可鉴人。整体来说,清代玉器抛光由于技术和审美的原因,基本上以蜡状光泽为主,玻璃光较少见,主要体现在翡翠制品上。
清代翡翠扳指有人收藏吗,价值高吗?
你好,翡翠在中国的运用历史并不长,从明代才开始从缅甸进入,但在当时人们并不喜欢颜色比较杂乱而且不内敛温润的翡翠,不符合中国人对于玉石的审美。所以翡翠一直到清代中后期才得以大量运用,在得到社会上层的认可和垂青后,很快在民间流行起来。古人对于玉石的审美要求为颜色一致,而翡翠由于的颜色往往成线状或片状分布,所以很难像和田玉一样能采集大料使用,只能取其中小块颜色一致的料使用,从而清代翡翠制品很少见到山子、鼎彝等大件的成品,多为扳指、鼻烟壶、镯子、头钗、翎管、戒指等小饰品。
而且在颜色上,也多选青翠、乳白两色,也有少量血翡、紫罗兰等翡翠制品。清代翡翠制品在当时就价值不菲,有资料记载李莲英的一枚翠青满绿的翎管就花了一万两银子,而扳指更是八旗子弟和有一定地位财富的人的标配,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材质和工艺不一而足,其中翡翠材质的扳指更是是比比皆是,成为目前清代玉器收藏的一个热点。
目前由于大型的精品清代玉器已经被收藏完毕,都被各大藏家和名人雪藏,已经没有流入市场的可能,于是散落在各地古玩市场的清代小玉件就成了各地玩家搜寻的对象,其中质地细腻、颜色纯正、做工上乘的翡翠扳指无疑就是首选,一枚上好的清代翡翠扳指目前市场价也是不可小觑。目前的古玉市场,已不可能有精品出现,所以我们现在收藏古玉不要总是盯着高古玉、中古玉或者明清御制玉器,而是要把注意力放在存世量较大的明清民间玉上面。
清代老翡翠跟现在翡翠相比大部分都没有"水头",那么现在收藏老翡翠有什么意义吗?
这种现象确实存在,是打磨技术所致,古时的打磨抛光跟现在是不能相比。翡翠很硬,手工抛光有一定的难度,导致早期的翡翠水头跟光泽都很差。现在的打磨抛光都用电动器械了,能把翡翠的本色完全处理出来,其光泽和水头都大大强于老翡翠。社会上很多人以为老翡翠比现在翡翠差多了,不值得收藏,其实这种观念是错的,老翡翠都是老坑料,其种水都比新翡翠好,只是生不逢时,在一个落后的年代,用落后的工艺生产出来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