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晚期,龙头纹逐渐演变为神人兽面纹,具有鸟、人、兽三大特征。王会英。(2005).良渚文化中神人兽面图案与西王母形象的文化考证。西北民族研究(4)。此观点仅供参考。神兽面纹头上的冠在良渚遗址出土,被考古学家称为冠器,冠器上也刻有神兽面纹。所以神的兽面纹不仅见于良渚的玉琮王,也见于良渚的许多玉器中。
夏商周时期玉文化有什么特点?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用玉文化啊=,八千年前的先民就开始制作和使用玉器,崇玉爱玉文化延续至今。据文献记载,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随着近年来考古工作的推进,夏文化逐渐清晰起来。从遗址出土玉器来看,夏代的玉器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工具装饰品和礼器三种。其中比较特殊的还有用玉器来装饰青铜器的。例如在二里头遗址出土了一个绿松石铜牌饰。
礼器中以象征兵权的兵礼器为主,有戈戚钺璋等,还有祭祀用的璧圭等。夏代由以象征军权的礼器为主,与夏代的社会形态一致。商代玉器在夏代玉器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广泛吸收前代玉器的成就,兼收夏代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玉器的特征,同时还借鉴了商代青铜器的器型和纹饰。商代玉器主要由商王和高级贵族掌握,是他们祭祀祖先和各种神祗的工具,同时也是他们特殊权利和地位的象征。
从商代开始,玉器中包含的原始宗教意识开始日渐淡薄,玉器开始为王权服务,即,玉器的文化功能开始由事神开始向事人转变。周代玉器在文化上由赋予了新的功能,特别是东周之后,葬玉文化发展迅速,玉器的事神功能下降,兵礼器几乎不见,主要成为衡量身份等级的象征,主要为等级制度服务。东周时,孔子将玉器的自然属性和儒家道德紧密结合,总结出玉器十一德,奠定了儒家用玉的理论基础,成为君子为人处世,洁身自好的标准。
良渚玉器上的神人兽面纹,神秘莫测,有大巫师国徽图腾等种种说法,您认为是什么?
个人比较赞成图腾说,这也比较符合史前文化的共性。最近还看到了一种比较新的观点,认为神徽与战斗也有关。这个观点的灵感是来自东南亚达雅克人跳战斗舞时的一种装束。东南亚达雅克人跳战斗舞时的装束良渚的神徽与这张图的构图实在太像了。当然,说像不是说良渚文化的神徽与此有关,而是可以尝试按照这个思路来探讨良渚神徽的内涵。
构图比较大家可以就两张图比较一下。良渚的神人兽面纹是半人半兽的组合,其中神人头部戴的羽冠束发带护甲,恰好与东南亚达雅克人跳战斗舞时的装束类似。而看神人兽面纹中神人似乎是骑跨在兽的身上,有人驭兽的感觉,若是在战斗时,身为部族或是国家领袖,骑跨在猛兽的身上,确实是很有威慑力的。但这主要是说此图形形成的根源。
对于神人兽面纹,应该还是属于图腾。神人应该就是首领一类的人物,很可能还兼有巫师的角色。此外,在良渚带有神人兽面纹的玉器上可以看到,在神人兽面纹这一纹饰的表达手法上,格外突出了神人的羽冠及兽的大眼。兽的眼部比例格外的大,而其它部分则用了阴刻的手法,这样的结果就是,神徽整体一眼望去,会更有威慑力。史前的很多文化都有半人半兽的图案,如仰韶文化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山海经中也多有人面兽身人面蛇身人面鸟身的记载,后世流传下来的女娲像也多为人首蛇身。
良渚的玉琮王神徽是什么图案?有什么寓意?
如果没有猜错的话,题主提到的翡翠汪聪申会就是下面这个图案。良渚的玉汪聪是人兽合一的,他不是兽,但头上戴着皇冠。所以学术界称之为神人兽面纹。良渚遗址出土了神人头上有兽面纹的冠,考古学家称之为冠器,冠器上也刻有兽面纹。因此,神人兽面纹不仅见于良渚玉琮王,也见于许多良渚玉器:有的玉器没有冠毛,有的简化为另一个象征性的两眼一鼻的玉鼎,上面也有良渚上的兽面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