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是船形,有的是房形,有的重达一千多斤,最轻的也有近200斤。放置悬棺的地方,不管是木桩式,还是岩洞式,上至峰顶、下距水面都有数十米甚至100多米,个别悬棺甚至超过200米,而且上下左右都是异常陡峭的石壁。在缺少现代化装备的古代,古人是如何将如此沉重的棺木,置于水流湍急、鸟兽都无法攀援的绝壁上的呢?(僰人悬棺)学者们提出了四种方法。
一是修建栈道法。古人先沿着峭壁开孔,然后将粗大的木桩打入孔洞内,再在上面铺设木板,一步一步地接近停放棺木的位置,最后再将这些栈道毁坏。几年前,云南文物考古工作者还在悬棺下的绝壁上,发现了有规律的孔洞痕迹,这些空洞有的长几十米,有的长达几百米,似乎支持了这一说法。但栈道的修建,最早出现在秦汉时期。在悬棺形成的年代,铁器也尚未出现,要在坚硬的绝壁上开凿空洞,修建栈道,无疑是一个难度极高的工程。
二是垒土筑台法。这种方法类似于古代大型地面陵寝的修建方法,古人从山下堆土至洞口,把棺木放进去,然后再把土运走。不过这种方法无法解释临水处悬棺的放置问题。(悬棺故里)三是地质变迁说。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在几千年以前,河流的水位要远高于现在,古人们正是在那个时候,驾着独木舟,将棺木放置在现在的位置。当水位逐步下降后,就自然形成了如今人们看到的悬棺遗址。
不过,地质学家对这种说法持反对观点。他们认为,即便数千年的沧海桑田,也不足以出现如此大的水位落差,除非出现较大的地质变化。但在悬棺出现区域,几千年来并没有大的地质变迁。否则,峭壁上的悬棺早就不存在了。四是绞索完成法。古人在山顶设置绞车,将绳索绑缚在棺木上,由山顶垂下,到达悬棺位置,然后洞内或峭壁上的人抓住牵引绳,将棺木缓慢地放置到木桩上或洞穴内。
古代皇帝死了,为什么要这么多活人陪葬?
殉葬制度的确是古代一种残酷的制度,指的就是人死之后以其生前使用的器物、衣物、牛马、近亲、近臣、近侍等进行殉葬的制度。殉葬制度中最为残忍的就是人殉,以吊死、毒死、砍头等方式杀死殉葬之人,然后与死者一起埋葬。也有采取更加残忍的活埋、铁钉固定等方式来殉葬的。那么这种残忍的殉葬制度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奴隶制度的产物从现代的研究来看,殉葬制度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盛行于奴隶制的商周时期,战国之后则逐渐开始减少,但在元朝时期却一度死灰复燃。
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又一定程度的提高,开始出现剩余产出,因此商品交换和私有制开始出现,随着发展,部落之中开始出现阶级,人也就逐渐开始有了高低贵贱之分。阶级制度发展到一定时期就形成了奴隶制,人的阶级开始变得泾渭分明,金字塔式的等级越发森严,帝王、贵族处在金字塔顶尖,而奴隶、农奴、奴婢等则处在金字塔的最底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