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清代,十八字手串起源于念珠。清宫旧藏现存的一些十八子手串,是在佛头的位置用钩子系住的。结合清代宫廷后妃画像和晚清后妃照片,发现手镯戴在手腕外,也扣在衣襟处。佛头位置的挂钩就是专门为这种佩戴方式设计的。满清入关、顺治登基后,念珠习俗演变为念珠官服,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格鲁派受到清朝的高度重视。为了更好地控制西藏,清朝统治者不遗余力地扶持格鲁派,使其成为藏传佛教的正统。
清朝的十八子手串有什么作用?有哪些精美的手串?
清朝时期的十八子手串 手串 手串,源自念珠。清宫中的手串,选材多用珊瑚碧玺翡翠青金石玛瑙蜜蜡水晶等材质。佛头坠角多用翡翠珊瑚珍珠碧玺装饰。 现存清宫旧藏的十八子手串,部分佛头位置系有挂扣,结合清代宫廷后妃肖像画与晚清后妃照片,发现手串在戴于手腕之外,也被悬挂在衣襟扣绊,手串佛头位置的挂扣,即是为了这种佩戴方式而专门设计。
清朝官员为什么戴朝珠?
说一个典故,嘉庆皇帝查抄和珅府邸时,从其府中搜出了大东珠六十余颗,这让嘉庆帝龙颜大怒,下令将和珅赐死于狱中。这大东珠就和问题中的朝珠有关,和珅私藏东珠,为什么会成为他获罪的导火线呢?朝珠是清朝官服中特有的装饰,相传是从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传下来的规矩。公元七世纪中期,佛教传入控制着西藏的吐蕃王朝,和西藏本土的本教发生冲突,在松赞干布的支持下,佛教成为西藏的主流教派,称为藏传佛教,民间则称为喇嘛教。
藏传佛教的后弘期时代,佛教先后出现了宁玛派葛当派萨迦派格鲁派等派系,为了争取中原地区的支持,派出教众四处传教,而努尔哈赤还未崛起之时,就遇到格鲁派的传道。努尔哈赤十分信仰西藏喇嘛教,经常手持念珠,诵经念佛,地位崛起之后,其影响力更扩大到了全体满族男女,当时的满族服饰上,就已经有了念珠装饰。满清入关,顺治登基后,更把念珠这一习俗演变成为了官服装饰的朝珠,并延续至清朝灭亡,而格鲁派也颇受清王朝器重,为了更好地控制西藏地区,历代清朝统治者皆不余遗力地支持格鲁派,使其成为藏传佛教的正统。
而朝珠的装饰佩戴也有十分的讲究,其数目和手拿念珠一样,都是108颗,取佛教中的百八烦恼之意,每27颗朝珠中需要额外配入一颗体积略大的大珠,称为佛头。佛头用料也很讲究,通常用玛瑙翡翠制作,108颗朝珠就配入四个佛头,象征着春夏秋冬四季。而在主朝珠的左右两边,垂立着三串小朝珠,小朝珠串各十颗,名为纪念,象征着一月三十天,男女佩戴的位置不同,男为左二右一,女为左一右二。
官员佩戴朝珠,是有严格规定的,四个佛头,前三后一,一颗的位置要放在颈部后面,连接着一个塔状的装饰,名为佛头塔,塔下绑有丝绦,丝绦末端连接着一块玉片,称为背云。朝珠也不是人人都能佩戴的,除了皇帝后妃王公之外,大臣文官五品以上,武官四品以上,上朝时可以佩戴,以及礼部国子监太常寺等官员,在进行大礼时才能佩戴,其他时间则不需佩戴。
最后说一下东珠,它是东北产的野生珍珠,产量很少,所以非常珍贵。清朝入关后,下令东渚只能给皇室使用,并设立乌拉总管来管理。严禁私自收藏,接受国家使用。按照清朝的规定,朝觐所用的材料要根据官职穿戴。只有皇帝和皇后的朝珠是用东珠做的。普通的小珠子都是稀贵的,更别说皇帝和皇后做的四颗大珠子了,光是小沈阳就藏了60多颗大珠子。这不仅是违反法律法规,也是对皇帝的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