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加工圆雕立体类,由于受材质硬度、玉料耗损与加工环境(水、粉尘等)恶劣的影响,所以雕出来的东西很生硬,辨别并不特别困难。机雕的识别 关于机雕的识别,只要注意下面几方面还是比较容易识别的。 机雕是有一定的模板,机器需要一遍一遍的重复雕刻,像耕耘一样。 目前市场上的机工雕件以低档牌孑类居多,其特点是“大量而雷同”选用价值不高的低档杂料,降低雕件的成本。
为脱模方便,所有凹进部分垂直。没有手工雕刻特有的刀工,少有刀痕崩口。 现在很多机雕都是采用超声波机器雕刻工艺,下图为超声波雕刻机: 下图为超声波模具和实物对比图: 什么超声波?这种工艺一般就是使用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物理原理:这种超声波雕刻工艺是采用一个高碳钢制作的玉雕件的模具,利用高硬度的碳化硅做解玉砂,就是我们常说的金刚砂,通过超声波产生的震动模具在玉料表面以超声波的频率来回振动摩擦,达到快速解玉和雕刻的目的,从而极大降低了玉雕的成本,提高了雕刻速度。
这就是大家所说的超声波压制的产品。▲超声波雕刻机器,流动的是碳化硅磨料。 比如一个玉的吊坠,用超声波机器雕刻,1个小时可以出2个来,只要手工稍稍修边即可。按照这个速度,每天一台机器可以出15个以上的吊坠,一人可以同时看管6抬以上的机器,也就是说,没人每天可以出将近100个吊坠,超声波机器是雕刻速度最快,成本最低的雕刻方法。
只要是有一块玉,或者玉的模型,就能通过翻砂是手段来做出一个模具,用模具雕刻出和田玉的都是完全一样的造型,大小等等完全一样。 就比如上图,从身体线条相对还算比较流畅,但从手部和眼部雕刻这些细节线条来看,就显得很粗糙,线条很生硬,尤其是脸部表情,仔细看会觉得很难看,这就是很典型的机器压制的玉石雕件。
手工雕工与机器雕工的区别在比较下很容易分别的出来。一般情况,高档玉料,生产的厂家不敢冒险让机器加工,不存在这个问题,但也因为手工雕刻的千差万别使得雕工更加复杂,以观音为例子,观音的脸部表情和手的姿态是雕刻师傅们最难把握的,尤其是观音的脸部表情,一般会将整件作品的其他部分都做好了再来雕刻脸部,他们称之为“开脸”,一旦开脸失败,这件作品就算其他部位雕刻的再好也是件失败的作品,这就是人物雕刻的独特性,不同于花件雕刻,细微部分雕刻失败了还可以略微的弥补下,人物脸部没有开好脸,是无法弥补的。
所以,人物的玉雕作品,不妨多看看人物的脸部雕工。 鉴别机雕品要从原理着眼,机雕最适合做序列排线、平面刻字和连续纹样,即使是立体雕刻也只能在横向直线X轴和纵向直线Y轴所夹九十度的范围内进行弧刻,不能任意拐弯抹角和掏挖,因此多留意平面纹样和拐角细节就可见其端倪。其次从线条着眼,机雕品的线条是绝对挺直,序列感强但无任何变化,感觉很死板,手雕品则是相对挺直,变化多,感觉有生气。
如今的机雕件一般都是浮雕工艺,也就是平面图的样式。但是经过电脑或者超声波雕刻后,手工在加深它的线条,略微修改一下它的工艺,就非常的完美了,这样的称之为电脑雕刻或者机雕价手工修整的工艺,介于手工雕刻和机雕之见的工艺,也可以鱼目混珠。 万变不离其宗,不管两者怎么工作,始终是机器雕刻,机雕的作品工整,虽有层次,但无起伏。
具体来说每个层次都是平面的,没有层次与层次之间自然过渡的那种起伏。机雕与手工 产业化,流水线,速成、速卖、速赚,如果手工雕刻一件作品需要7天,那么模具雕刻1天内能雕7件,是一种没有艺术性而言的工艺品。 其实很多机雕的东西看材质就能知道,就比如韩料和一些不好的青海料,因为本身料子的价值很低,如果是手工雕刻的话,出来的东西也许还不够手工费的,所以这种料子一般都是机工的东西,有一些是粗制滥造的,也有一些雕的比较像样,但机雕毕竟是机雕,失去了它应有的艺术价值。
而手工雕刻作品不可批量,每件玉雕作品都凝结着玉雕师的心思、心血和情感。当然现在一些作品也会用机雕来做一个简单的雏形,而后再进行雕刻,不过相应的价值也会降低。 在这个时代,我们并不能远离机器,古代的那种治玉方法放到如今也许并不合适,但当机器轰鸣时,让传统手工艺继续发扬传承才是我们更应该去坚守的。。
有人说古玉用手工刻,没有崩口;现代用电动工具刻玉,线条绵软,有崩口无接刀痕迹,您赞同吗?
谢谢邀请。理论上基本如此。古玉上手工刻或砣具所产生的阴线线条与现代电动工具高速转动所刻出来线条是有明显区别的,譬如线条的力度,崩口的多少等,这也正是利用工痕鉴定古玉器的基础。熟悉古玉上的线条,是识别古玉的基本功之一。但这种功夫,只能来自于经验。多看多上手各朝各代的真品,再看假的就会感觉不舒服,不对劲。
有时不一定能讲出道理。理论上的升华,留给专家们去做好了。至于砣机、水床、解玉砂、砣轮大小厚薄,切入角度,接刀毛刺与崩口的差别,V形U形断面等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和解释,加上朝代不同,玉质不同,各种变异叠加起来,也许只有专家才有精力去弄明白。一般玉友还是别钻这个牛角尖,淌这混水了。建议初学者从开门的明清玉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