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人陪葬又称人殉,是中国古代一项残忍野蛮的丧葬制度,听着就让人毛骨悚然。正常人,有谁愿意给人陪葬。这些玉人无论工艺、造型、纹饰都各有特点。朱元璋墓中有大量陪葬女子,可奇怪的是,她们的双腿都呈现O形,似乎被人有意掰开,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因是活埋造成的,活人陪葬是一种十分残忍的现象,没有人会心甘情愿陪葬,所以陪葬的妃嫔会被提前迷晕,当被活埋进了坟墓,已经没有办法逃生了,这时她们会十分地恐惧,拼命想要逃跑,但却由于缺氧导致无法呼吸,由此用尽全身力气想要逃生,此时双脚打开就是一种真实的逃跑状态。
陪葬的玉一般用什么图案?
汉人崇玉、爱玉,并将葬玉发展到极致,远在岭南的南越王墓也出土了大量玉器,其中有10件玉人。这些玉人无论工艺、造型、纹饰都各有特点。例如出土于西耳室C258玉人(图1),长2.65、宽1.2、厚0.2厘米,形象为两并肩站立的小人,虽然五官及肢体形态均难以分辨,背面尚可见线刻的发纹、衣纹、裙裾纹。与此玉人相似的还有主棺室墓主人组玉佩上的4件小玉人构件(图2),它们大同小异,都是平头、圆脸,双手合拢于胸前,似作垂拱交襟状的小人造型,呈跪坐的姿势。
在礼仪规范、等级制度森严的汉朝,站有站相、坐有坐姿是必备的。双膝在前,脚底踩着地面坐在地上,是现代人常见的坐姿。汉代人的标准坐姿是两膝着地,小腿贴地,臀部坐在小腿及脚跟上,称之为跽坐,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跪坐方式。这4件小玉人行汉人的坐姿礼仪。南越王墓中还出土了5件玉舞人。玉舞人在战国时期已有出现,盛行于汉代,在汉代玉制装饰品中最为独特,极具时代特征和艺术特色。
从目前已发掘的汉代墓葬中出土的众多精美的玉舞人可知,玉舞人是当时极为流行的佩饰之一。南越王墓中出土的5件玉舞人,蕴含了许多信息。例如,C137圆雕玉舞人(图3)出土于西耳室,高3.5、宽3.5、厚1厘米,是目前考古发现的唯一一件汉代圆雕工艺的玉舞人,工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它的造型为一舞者,长袖飘举、折腰扭胯,犹如楚辞汉赋中的“翩若惊鸿、宛若游龙”,跳的正是汉代流行的长袖舞。
不少专家认为,长袖舞源于楚舞,据《墨子·兼爱》中记载:“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说明楚王喜欢纤细的身材,当时的楚人为了迎合楚王喜好,宁可不吃饭也要保持身材的苗条。从出土文物中跳长袖舞人的形象来看,袅袅长袖纤纤细腰是它们共有的特征,为此我们可以认为舞人以细腰为美,某种程度上是受楚国风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