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很多的古玉是制作完了以后直接就入土殉葬的冥器,那么这些玉器虽然没有经过人为的佩戴,但是因为加工时间较短制作的工期较快,表面的抛光就没有那么仔细,换句话说具体表面的机理上,缝隙相对也较为疏松,也便于其他的物质渗入,如果在一种恒定的温度下经过千年的低压或者是浸泡。其他的分子物质可能就会渗入到具体的肌理当中产生沁色,这也是我们看到很多玉质会出现各种各样青色的一个主要原因。
总听人说高古玉的熟旧感,想问什么是高古玉的熟旧感?
高古玉的熟旧感,以前在回答问题时,说过熟旧的感觉就像是一个煮熟的“萝卜”。高古玉是否真的“熟透了”,每个人的感觉都不一样,看了很多回答问题的图片,理论说的都很明白,可是图片真的惨不忍睹。为什么玩收藏的人这么自信?好了,不说废话了,回答问题。高古玉的“熟透感”,也是古玉的最显著特征之一,其实道理很简单,只要认真想一下就知道了,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为如同一颗生硬的大米在高温高湿下膨涨成烂软的饭粒,我们说饭熟了。
古玉在千年的地热地湿中发生深入肌体的沁变,个人理解为玉熟了。生玉如生萝卜白脆,古玉如熟萝卜糯暗。做旧只可变其表,玉熟源自体内且内外如一不管工艺沁色仿的如何出神入化,埋藏了几百上千年的古玉,从材质内部显现出来的那种“熟透感”,是无论如何也仿不出来的。因为古玉的这种变化,是埋藏在墓葬里,经过数百年上千年的环境下,而产生的从内到外的变化。
新和田玉在开采出来之前,不也是埋藏在地下吗?那么为什么他没有古玉的那种“熟透感”呢?新玉所处的环境不同,所有的新玉都是在位处于海拔4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人迹罕至,常年外表地理物质环境是十分稳定的,高寒冰冷,几乎不会出现任何外力作用变化,也不可能会出现质地的变化。但是开采出来以后就不一样了,在琢磨的过程中本身就是分子结构改变的一个过程,过去的加工工艺就是低温匀速的琢磨过程,这个过程对玉质的改变也会有一些影响。
而且过去的研磨过程很漫长,不是短时期就可以完成了,这个过程会对玉质产生影响。特别是玉器制作出来以后,长期的佩戴和把玩会对玉器本质和外表产生细微的琢磨和抛光,而且古人都是视死如生,死后所有的随身物品都会作为殉葬物品,经过几千年的殁葬多少对玉器都会产生一些质地的影响。因为这种变化是在墓葬内的特殊环境下发生的,与新和田玉在开采之前的埋藏环境是不同的,所以,虽然新和田玉也经历了数亿年的埋藏,但是他的埋藏环境与墓葬环境还是有显著区别,所以,这种熟透感只有在墓葬环境埋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玉才具备。
那么古玉的“熟透感”到底应该怎么样形容呢?或者到底是什么样的特征?其实古玉的熟透感,就如“煮熟的萝卜”一般,我认为就像果冻,有胶质感。水煮萝卜,萝卜熟了有透感。古玉熟了内有胶质感或冻感,冻感中有冰状的感觉。古玉也是这个道理,埋于地下几百上千年,经历四季变幻,早晚温差,采大地之气,饱受日月洗礼。生坑稍差点,熟坑稍盘即会出现年糕或果冻状,光彩四溢,非人力所能及。
对于老提油和新提油的古玉如何区分?两种方法作色的玉器市场认可度如何?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还是只能回答一半,因为对新提油了解不够,也没有样本可作比较,单纯文字描述太费劲了。另外,有必要界定一下新提油的时间。一般认为民国以前的算老提油,民国至现代算新提油。提供几件老提油的明清玉来分析一下特征,熟悉了这些,也许碰到新提油就可以区别了。明清老提油玉件的玉质多为和田料,提油色深如水银沁,浅些如枣红色,玉质光泽度好,密度高,有些非常温润如下图的玉骆驼、立马及马上封侯,有些玻璃光强且非常压手,如鹅莲童子和双狮。
玩古玉的高古看不上中古,中古看不上明清,发明清玉被喷成不出三年的东西,您如何看?
明清 中古 战汉 高古=古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古玉的老熟感是玩古玉的朋友都喜欢,是仿品无法仿造的,也是辨伪的重要手段。哪怕是上面的沁色,也是熟了的感觉,自然扩散,过渡。熟是一种对古玉视觉感觉,温润熟旧,精光内蕴,不生硬刺眼。熟便是玩老玉人最喜欢的感觉。所以找到了古玉的熟,也就能准确把握古玉的味道与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