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中的和氏璧到底是什么玉?历史真的有这个典故吗?
和氏璧应该是真的,但是“卞和献玉”的故事就不一定了。卞和献玉的故事最早出现在《韩非子》之中,大概的意思是这样的:楚人和氏在楚山中找到了一块玉璞,就赶紧献给了楚厉王。楚厉王找玉匠鉴定一下,玉匠说是石头。于是,楚厉王觉得和氏欺骗自己,就把他的左脚砍了。楚厉王死了之后,楚武王继位。和氏又拿着玉献给武王。结果武王找玉匠一看,又说是石头。
于是,和氏的左脚也被砍了。楚武王死后,楚文王继位。和氏就抱着玉璞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楚文王知道后,让人问问和氏怎么回事。于是,和氏把自己委屈说了出来,楚文王就让玉匠把玉璞雕琢了出来,称为“和氏之璧”。这个故事的第一个问题在哪呢?和氏这个人到底是谁?如果他是一个普通农民,是凭什么断定手中的“石头”是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值得自己断掉双脚?春秋时期的玉是专属于君王贵族的,一般老百姓很少有机会接触到。
这样的话,连宫廷玉匠都看不出来是一块“玉”,和氏是怎么看出来的?所以,他绝不是一般老百姓——要么是非常懂玉的贵族,要么是经验丰富的玉匠。如果是贵族的话,楚王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砍掉和氏的双脚?又不是什么逾越礼法的事情,不至于用这么重的刑。如果不是贵族,那就只能是经验丰富的玉匠了。问题又来了,当时发现和雕琢玉器并不容易,一个经验丰富的玉匠必然有知名度。
就算楚王不知道他,宫廷里的玉匠也会知道,为什么没人相信他?他为什么毫不争辩?这个故事的第二个问题是,和氏活了多久?除了《韩非子》之外,历史没有任何史料中存在“楚厉王”。如果按照故事中的顺序,和氏一连见了楚国的三任君主:楚厉王、楚武王、楚文王。楚武王在位时间是公元前740年至公元前690年,在位51年。
楚文王在位时间是公元前689年至公元前677年,在位13年。如果真的有楚厉王的话,那就只能是楚武王的楚国君主熊眴(当时并未称王),在位17年。和氏能够连续给三代君王献玉,这中间至少相差了五十多年。而和氏有如此经验发现美玉,当时献玉时的年龄至少应该20岁左右了吧。这样算的话,他最后把玉送到楚文王手上,应该已经70多岁了……一个双脚被砍断的人,是怎么活到这个年龄的。
失去基本劳动能力是必然的,当时的时代普通农民家庭能养活的起这样一位倔强的老人?有可能,但非常困难。第三,和氏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当时普通百姓不能使用玉,更别说加工的能力了。所以百姓如果发现璞玉,应该是送到专门的处理机构,由玉匠进行鉴定和加工。如果人人发现一块石头就去找楚王,那楚王的日子就不要过了,天天看石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