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中国赏石文化艺术应该如何走出国门?中国的赏石文化源远流长,真的可以称得上是一种文化。2000年,国家将赏石文化确定为文化遗产,并为赏石文化贴上了国家标签,使赏石文化成为其发展壮大的护身符。让中国的赏石文化走出国门并不难。a .制定大多数人认可的可操作的赏石标准。
你对赏石文化是如何理解的?
这个问题可以从画家对画石的感悟当中来理解,例如清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他是个酷爱奇石之人,不仅藏石画石,而且论石,对赏石有着独到见解。他对宋代米芾的赏石原则作了进一步完善,他认为米元章论石,曰瘦曰皱曰漏曰透,可谓尽石之妙。同时也认为元章但知好之为好,而不知陋劣中有至好也。郑板桥对于米芾的赏石四则是肯定的,但同时,也指出了自己的观点,就是丑石观。
他认为,石丑,丑而雄,丑而秀,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致,便为美之佳处。郑板桥如何看待丑呢?其说,一块元气结而石成,一块怪石,看似凹凸不平,蛮横险怪,绝难以寻常审美观视之,却是陋劣之中有至妙也。这样的奇石,耐人寻味,让人遐想,百看不厌。由此看来,郑板桥这观点却是与米芾同为宋四家的苏轼之丑石观及其审美兴味同出一辙。
苏轼酷爱怪石,对于他来说,怪石既是陶冶人格情操的比德对象,也是归隐故乡和退避山林的替代物,甚至是人生虚幻不实的见证。苏轼嗜好怪石的兴味与其特有的辩证思维有关,其丑好相形之观念使他比常人能更多地发现怪石之美。苏轼的嗜石兴味中包含了宋代文人一些共同的审美观念,如孤高忌俗的精神追求,寓意于物的审美态度,尚健好古的审美趣味,心存目想的观照方式。
苏轼的怪石画对世人的影响尤深,其作画喜以木竹和石为题材,以丑石入画。此既是宋代文人审美风尚的体现,也是对自身进行情感精神观照后的表达,充分揭示苏轼丑石观对北宋文人赏石审美风尚的影响。因而,从苏轼石丑而文观点及其对丑石精神的追求出发,研究苏轼的丑石观及其审美兴味,是可以更好地了解宋代文人的审美趣味和社会思潮。
中国的赏石文化艺术该如何走出国门?
问题中国的赏石文化艺术该如何走出国门?南山智叟答案中国的赏石文化源远流长,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一种文化。早在宋代就有花石纲的记载。2014年国家又把赏石文化确定为文化遗产,为赏石文化挂上了国家标签,使赏石文化有了发展壮大的护身符。国家及各省市县都成立了赏石协会,使赏石文化一度出现无比繁荣的景象。天价奇石纷纷扬扬,百八十万的价格都是小巫,上亿的也不泛枚举。
可是,标准呢?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过去的标准是皱漏瘦透。一般是指太湖石灵壁石英石等大形室外景观石。可近二十年各地发现许多种奇石,种类繁多。一石多名,一名包万象的现象多有出现。2017年我针对新的情况提出:形图质色名座的奇石新标准。后来有人又加了韵和势,实际上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