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者,皮如白高山冻石之凝腻,心似田黄石之细润,色界分明,温柔有加。枇杷黄皮白心的旗降石。皮薄心实,色层分明。石质有优劣。“焓”是福州方言,意为火烧。旗降石中,凡质粗顽,多含石英砂粒,色多灰白、黄赭,不堪雕刻者,统称为焓红石。石农为改变其质,将其埋于火堆中煅烧。石经煅后,色变鲜红,遂称焓红石。未经煅烧的粗质旗降石,时人也将其称为焓红石。
产于高山北面约4千米处的老岭山,储量大,体积大,但质粗,多用以雕刻大件陈设品、器皿和规格化印章。 产于老岭山虎嘴岩。石质纯净、透明度高。色地佳者,属晶石,称“虎嘴老岭晶”石。产于老岭之大山。产量大,石质粗,多做为耐火材料。也有少量好石,绿色或黄绿、紫绿相间者常见。其中质纯而洁净通灵者,称为“大山通”石;晶冻者称为“大山晶”石,只是较为罕见。
产地近猴柴山,质温润凝腻,微透明。色多青豆绿,浓淡不一,肌理有红筋黄纹。质近老岭通石,是旗山石中的佳品。属于老岭矿脉,接近豆叶青石产地。色多绿,近青田石之封门青石。质洁净,微坚,肌理常见黄筋和白块。 洞位于离高山3千米处的猴柴覃山上,石质稍松,微透明,有红、绿、黄、白、灰等色,以黄、绿常见。似高山石,但多含砂粒。
肌理多有粉黄块状或象槟榔芋般的纹斑,故俗称槟榔九茶岩石。另有白中泛豆青色者,称白九茶石;肌理隐现点点如豹皮纹者,称豹皮冻石。九茶岩石储量虽多,但宜用于雕刻的极少。洞在猴柴覃山东南麓。相传洞址附近,古有女娲庙,后废。清时有位石农在此掘石时,发现一无头佛,遂以无头佛坑为此洞名。该石性坚,杂有花斑和裂纹。今老洞已不出石。
产于吊笕山附近的鸡角岭,质坚脆,有杂质,肌理含有鸡爪纹。各色皆有,以红、黄、白多见。品质佳者,与高山石相似。产于汶洋村漏岭,石质相似芙蓉石,有白、红、黄色相兼,脂润腻滑。1997年新发现,1999年开采,名扬海内外。 产于高山东北的金山顶,因地界临近连江县,且色多藤黄或土黄,故称连江黄石。该石质脆,多裂纹。
这块寿山石怎么样?
这些都是清代寿山石中印石名品,且出自名家之手,尤其资源不可再生,其中有些品种已绝产多年,很难见到,因此弥足珍贵!清康熙6年高兆著《观石录》云:水坑上品明泽如脂,衣缨拂之而有痕。这是对寿山水坑石最生动的描述。将白芙蓉石形容为:洁则梁原之雪,雁荡之云,温柔则如玉环之体,入手使人心荡!寿山石中不仅田黄石可谓一石难求,而那些早期水坑和山坑中罕见名品同样珍稀,希望得之者善待之!。
什么样的人会购买寿山石?
仔细想想入这个行业也算挺久了,这期间也接触了这个行业内形形色色的人,在我看来会买寿山石的无非也就四类人。其一、收藏家:这类人大多经济条件宽裕,兼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与素质教养,除了会收藏寿山石以外也会收藏些玉石字画,古宝文玩啥,他们更看重的藏品本身所蕴涵的文化价值与文化氛围,这类客人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群人围坐一起品茗论道,谈笑古今,大异其趣。
其二、纯商人:靠倒卖寿山石盈利,这类人鱼龙混杂,数量众多素质也是参差不齐,但都不离商人本质,与其做生意需大费唇舌。他们大多从福建福州这边进货,然后全国各地摆摊或者在外地有店面,加价售卖。其三、送礼:很多客人买了就是为了送礼,毕竟寿山石算是中国四大名石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又不像玉石翡翠出名,但是动辄十几万起步,寻常人望而生畏,而寿山石价格也相对亲民,送出去还是很有面,又容易唬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