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第272窟天宫伎乐和飞天西魏:承上启下的时代西魏时期,中原的佛教、道教向西传到了敦煌,敦煌飞天将西域飞天、中原飞天、道教飞仙相互交流融合,出现了三类飞天:一为西域飞天。敦煌莫高窟第249窟飞天西魏霓裳曳广带,飘入世俗间北周与隋朝的敦煌飞天可以看做是早期飞天的终结,盛唐飞天的前奏。
敦煌飞天的历史是怎么样的?
【文藏来答】关于飞天的历史,是一个很长的故事了……敦煌飞天始于十六国,终于元代,跨越了十朝,历时千余年,完成了从外国香音神到中国飞天的演进,形成了一种佛教造像中的中国化、民族化的伎乐飞天形象,敦煌成为飞天最后的归宿。“男”“女”之变莫高窟初建时,敦煌地区的画师画工们对于佛教题材和外来艺术还不够熟悉,在壁画方面还处于模仿阶段,在运笔与着色方面显得较为豪放,具有粗扩朴拙之感。
敦煌石窟第285窟 释迦、多宝二佛说法北凉时期,飞天的造型吸取了西域画法,造型朴拙,色彩厚重。身体粗短、厚重,面相丰圆,大鼻子,大眼睛,眼窝深凹,耳朵大,且多为男性,并且动作比较僵硬,飘带舞动的形式单一,身形呈“U”字。到了北魏时期,虽然总体造型仍以西域飞天为主,但具体形象上已发生了变化,逐渐流露出中原之风。
最明显的标志之一即飞天开始出现由男性转为女性的趋势,显露出女性婀娜秀美的体态。此时飞天的脸形已由丰圆变得修长,眉清目秀鼻丰嘴小,五官匀称协调。头有圆光,或戴玉珠宝冠,或束圆髻。敦煌莫高窟第272窟 天宫伎乐和飞天西魏:承上启下的时代西魏时期,中原的佛教、道教向西传到了敦煌,敦煌飞天将西域飞天、中原飞天、道教飞仙相互交流融合,出现了三类飞天:一为西域飞天。
最突出的形象就是他们的“小”字脸。这类飞天在继承北魏飞天的造型和绘画风格上,将乾闼婆和紧那罗合二为一,形成了后来的飞天。二是中国神话中的羽人。其特点是羽臂翅膀,面如兽,常持节飞行于诸神之间。东阳王荣出任瓜州(古敦煌)刺史期间,将中原的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引进敦煌,神话中的羽人形象也出现在莫高窟中。敦煌莫高窟第249窟 飞天(汉人服饰) 西魏最后一类是“秀骨清像”式的中原飞天。
这种飞天是由中国道教飞仙和印度教飞天相融合而形成的。一方面,中国的道教飞仙不再有羽翼,身体上半身裸露,脖子上挂有项链,长裙系于腰部,身披帛带。另一方面,西域飞天头上的圆光和印度宝冠也被束起的发髦和道冠取代。此时的中原式飞天,飞动感已大大增强,但还不够轻盈自如。总体而言,西魏时期的飞天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敦煌莫高窟第249窟 飞天 西魏霓裳曳广带,飘入世俗间北周与隋朝的敦煌飞天可以看做是早期飞天的终结,盛唐飞天的前奏。北周时期的飞天身姿婀娜,更具音乐感与舞蹈感。隋朝是敦煌飞天数量最多,流行范围最广的朝代,中原画风逐渐占领主导地位,飞天的造型基本呈现为中原女性形象。敦煌285窟 持花飞天进入唐代,敦煌石窟空前辉煌。
弥漫于空气中的包容与开放为敦煌石窟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飞天”终于在唐代完成了中国化的演进历程。在人物形象上,飞天呈现为女性化与世俗化。从他们的发式、穿戴、面部贴花都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在题材与形式上,“净土变”这一全新的领域进入唐代飞天,展示了场面恢宏,色彩绚烂的佛国景象。
唐代还出现了双飞天、四飞天,他们有的环绕宝盖,互相追逐,一个在前,扬手散花,反身回顾,挥手撒花,前呼后应,表现出一种既奋发进取,自由轻松的精神力量和飞行之美。敦煌莫高窟第329窟 飞天藻井 唐中国绘画在唐代进入到一个高峰,这使得佛教艺术会将中原作为仿效的基准。唐代飞天受宫廷舞蹈和仕女画的影响,趋近人物画范畴,采用工笔勾勒。
线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唐代敦煌飞天瑰姿艳逸、灵动飞扬的图像效果。唐代吴道子的宗教题材绘画有着“吴带当风”之称。他所创“白画”将中国式的线条发挥到了极致。“吴带当风”的线描成就也影响到敦煌飞天。飞天身上缠绕的飘带随风而动,妖娆灵动,尽显悠扬、腾挪之势。敦煌飞天的飞动之美,更达到了雄浑豪放与秀丽飘逸的和谐统一。
而唐以后,敦煌飞天则逐渐走向衰落。敦煌莫高窟第322窟 持幡飞天 唐敦煌莫高窟第329窟 说法图中的飞天原文作者:李奕辰原文来源:《艺术品鉴》2018年10月刊《从“有翼天使”到敦煌“飞天”——“丝绸之路”壁画演绎艺术本土化》(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使用【文藏APP】,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