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到了西昌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人愿意主动搭理他——没什么人愿意和一个捡垃圾的外地人交朋友。事实上,这个看似“捡垃圾”的行为,还是含有很高的技术含量的,如何选取原料、如何避开裂纹、杂质,如何使成品保留完整的“草花”图案,这都是需要技术和经验的,不是每一块带有草花图案的原石都能够被制作成为成品,甚至几十块带有草花图案的原石都难以制作成一件成品(关于具体的选料、制作流程,我们在后文中会详细讲到)。
好在当时几乎不存在什么竞争,原石相对来说十分易得,而且价格非常低廉,因此,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个叫做黎超炎的广西人,被人视作“捡垃圾”的人,就是后来在冰飘圈子里地位很高的、被人称作“草花黎”的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称得上是冰飘南红的领军人物之一,很多被藏家珍藏的极品冰飘南红成品,均出自他手,部分成品的图片,亦陆续收录于《南红玛瑙收藏与鉴赏》、《南红玛瑙投资购买指南》和《南红玛瑙沉思录》三本书中。
从这两个真实的故事中,我们可以从几个侧面大致了解到冰飘南红的过去——价格低廉、地位低下。对比今天,可以说,冰飘南红完成了一次令人侧目的“逆袭”。言归正传,我们来谈一谈,是什么原因让冰飘南红在南红玛瑙发展的早期,不被人们所接受,成为“廉价”的代名词?又是什么原因,让现在的冰飘南红拥有了为数众多的追捧者、从而独领风骚?众所周知,南红玛瑙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它的“红”, 中国人偏爱红色,对于红色的推崇和喜爱,对于红色的情结,自古以来是根深蒂固的。
正因为这种“红”迎合了中国人的审美,这种天然的优势,使其拥有了众多的追捧者,从而席卷大江南北,关于这一点,在《南红玛瑙收藏与鉴赏》和《南红玛瑙收藏购买指南》这两本书中,我均作了详细的分析,这里不再赘述。受这种观念的影响,“满红”、“满肉”就成为了南红玛瑙发展初期最为人们所接受的、评判南红玛瑙优劣与否的重要标准(关于“满红”、“满肉”的概念,依然请各位读者参看《南红玛瑙收藏与鉴赏》和《南红玛瑙收藏购买指南》两书,在此不再重复)。
而冰飘南红的特性,显然是与这样的评判标准相悖的。冰飘南红的颜色属性,就是冰与红的结合,以冰红两色对比鲜明为美,这不符合“满红”的标准;冰飘南红以纯净、冰透为美,这不符合“满肉”的概念;再加上冰飘南红的原石,往往碎裂较多,难以成器,因此,不被人们注重,甚至成为“廉价”的代名词也就不足为怪了。但是,随着南红玛瑙整体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这个“圈子”,玩家越来越多,审美的多样化开始显现出来,而冰飘南红这个品类,因与其他品类区别度很大,因此迅速从一片耀眼的红色之中脱颖而出,成为一抹颇具新鲜感的亮色。
第三章:冰飘南红受宠的原因为什么冰飘南红能够“从低廉到新贵”,受到这么多人的喜爱?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一个可以作为“前提”的原因,就是由于南红玛瑙整体的迅速发展,让更多的玩家进入了这个“圈子”,更多的人导致审美的多样化,才使得冰飘南红有了最基础的发掘者、宣传者、追捧者;其次,是因其晶莹冰透的质地和冰红鲜明的对比度。
这种质地和翡翠里的“冰种”极为相似,因此吸引了很多翡翠爱好者。红与冰本身就是一种经典的、令人眼前一亮的色彩搭配,这种对比度给人一种惊艳之美,其视觉冲击力甚至要强于翡翠的冰地飘绿、飘蓝;第三点,冰飘南红里面“草花”这个品类,其天然形成的完美图案,不仅令人赏心悦目,而且具备独特性、唯一性,将宝玉石和画面奇石的特性融于一身,成为了冰飘南红的“招牌形象”,这个形象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之前,一些其他石种,如黄龙玉、巴西玛瑙等,也有草花的品类,但是,其草花多是黑色,远不及冰飘南红里的“冰地、红色草花”这样冲击视觉,震撼人心;第四点,就是其价格优势。拥有和翡翠相似度极高的质地,极富视觉冲击力,而价格仅仅是同成色翡翠的几十分之一,“普通人也可以花费几百元随便买来玩玩”,这样的情况,无疑是降低了玩家的进入门槛,更利于冰飘南红的普及。
第五点,就是雕刻师的青睐。冰与红这种鲜明的颜色对比,给雕刻师的设计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同一块原料上面,色彩的变化和差异更利于雕刻师的创意和发挥,雕刻师可以利用这个特性进行巧雕,成功的作品,往往使人眼前一亮。另一个客观的原因就是,柿子红或玫瑰红,由于玛瑙的天然的属性,往往或多或少带有天然的线纹,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雕刻的题材,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人物的面部雕刻需要干净的料子,而柿子红或玫瑰红多线纹。
纯净无线纹的柿子红或玫瑰红也有,但是其价格已经不是一般人可以企及的,往往原料就高达四五百元一克,不仅成本高昂,而且一料难求。而冰飘南红的冰地往往都非常纯净,非常适合雕刻人物题材,且价格相对来说要低廉的多,虽然好的料子也稀少,但是尚不至于到一料难求的地步,目前来说,一块二十克以内的原料,往往千元左右即可购得,这就很好地填补了柿子红和玫瑰红的空白,给冰飘南红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