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把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称为明代御窑发展史上的空白期。近年,通过将传世品与考古发掘地层出土的瓷片标本进行对比,人们逐步认识到空白期并不“空白”。这一时期御窑瓷器上的龙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空白期”初年御窑瓷器上的龙纹依旧保持永、宣时期龙纹潇洒、凶猛的气势,“空白期”末年御窑瓷器上的龙纹则趋向成化朝御窑瓷器龙纹平稳、秀美的态势,这与朱祁镇几上几下的个人经历不无关系。
这一时期龙纹多与海水纹、缠枝花纹、火焰纹、朵云纹等搭配。过去很多人认为穿花龙、应龙是正德前后开始出现的,由此看来需要更正。明代中期经历成化、弘治、正德三朝,成化、弘治皇帝父子二人生性软弱,政治态度趋于和平守势,国家开始出现颓势。正德皇帝我行我素,自称“威武大将军朱寿”,英年早逝。这些因素导致御窑瓷器上的龙纹较前朝有所变化,主要体现在呈现精巧清秀的特点。
龙头呈扁长方形,龙须较短,毛发向上卷曲飘动,上唇鼻处凸起呈如意状,两眼并列,圆睁平视,龙身较长。这一时期大量出现穿花龙。明代晚期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嘉靖皇帝痴迷信奉道教,将紫禁城钦安殿大加修葺,作为道场,在此设斋打醮,贡献青词,奉祀玄天上帝。将养心殿南侧的无梁殿作为修道炼丹的场所。影响瓷器上的龙纹最大的方面即龙纹与八仙、暗八仙、寿字、云鹤纹等道教题材组合。
龙身多用平涂的绘画手法体现,不追求立体感。头方眼圆,龙眼常勾描圆形轮廓线后,再以实笔点出圆点状眼珠。龙嘴呈猪嘴状,有张嘴和闭嘴两种形象,张嘴时常露舌,且舌呈“S”型曲线。龙爪呈明显的“风车爪”,爪甲不如前代的锋利,但比万历朝的略强。龙发冲天,常采用平涂后勾线描绘,不像清代龙发分缕。总体而言,龙纹画得较草率、随意,无论与前代宋元比较还是与后世清代比较,这时的龙纹都明显描绘得简化,形成一种洒脱、奔放、不拘泥于细节的风格。
隆庆初年顺应时代要求开放海禁,允许民间海外通商,促成了明晚期海外贸易的发展。明朝与蒙古开放互市贸易,解决了明代的北部边患问题。此朝御窑瓷器上的龙纹更显中规中矩,在嘉、万两朝中形成过渡。万历皇帝近30年不上朝,在立储等问题上与群臣严重对立,并纵容宦官搜刮全国,尤其是南方的民脂民膏,埋下了明朝灭亡的种子。
在嘉靖朝以前,明代统治者有关封建等级的禁令十分严厉,龙纹很多时候不能在民窑瓷器上应用。但是在万历朝,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官搭民烧”制度的普遍实行,一些封建残余思想受到冲击,瓷器上龙纹的采用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严格了。这时的龙纹已完全失去气势,有老态龙钟之态,呈现没落乏力之感。此时龙纹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青花瓷器上的形象,与嘉靖朝龙纹相比变化不大,但明显纤瘦、无力;另一类是在五彩瓷器上的形象,较此时的青花瓷器上的龙纹更为随性、狂放一些,甚至呈现一种张牙舞爪的怪异状。
龙头缩小,身体曲线常采用呆板、无理由的多“S”型扭曲,更像卡通形象。与其他朝代对比,没有了龙纹与皇权相对应的威严。龙发常采用平涂后勾线描绘。清代清代的龙纹已经程式化、图案化。顺治初年仍带有明代遗风。自康熙以后,龙头如额、腮、眼、嘴、鼻、须、耳等均刻画细腻,龙身、四肢、脚爪、背鳍、鳞片都描绘得非常细致。
古代人喜欢带扳指。是为了显示身份吗?
古代男子喜欢戴扳指,不仅仅是为了显示身份翡翠扳指,古人是非常喜爱佩戴,那你可知道为何古人爱戴翡翠扳指?它有何寓意么?扳指一开始其实是比较实用性的用物,有人在射箭拉弓时,用扳指保护自己的手指。到清朝,扳指就渐渐演变为一种首饰,上到皇帝,下到普通的达官贵人,平时都爱戴扳指。扳指上的图纹刻画,有诗句、有山水、也有人物,小小方寸,却精雕细琢,别有一番雅意。
扳指的用途1.射箭时带在手上防止被羽毛割伤。2.权贵的象征,扳指戴在手上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一般是玉扳指,皇宫贵族也把扳指作为陪葬品。3.装饰之用,扳指这东西,男人能带,女人也能带。日本韩国人现在依然把戒指叫做扳指。正是由此体现。扳指是一种护手的工具,带于勾弦的手指,用以扣住弓弦。同时,在放箭时,也可以防止急速回抽的弓弦擦伤手指。
古人亦称为“机”,意义类似于“扳机”,表示扳指的作用相当于扳机。翡翠扳指的寓意在古代,战争是少不了的,作战者需要机智过人才能保全性命。所以扳指作为武器器械是权利,是实力,是健康,是机敏。基于此,将翡翠扳指送给他人的寓意便是健康的体魄、机敏的思维和工作上的顺利,能够像在疆场之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安逸的生活、优厚的待遇使得八旗子弟渐渐地远离了战场。
清朝的三眼花翎有多贵重?代表着什么样身份地位?
【翎】清代官员冠饰之一。用禽翎毛制成,插在礼冠上,垂于冠后,用来装饰和区别官员品级。以孔雀翎制成者叫“花翎”,五品以上官员佩戴。花翎分为单眼、双眼、三眼,多者为贵,一般戴单眼花翎,大臣蒙特恩者可赏戴双眼花翎,宗臣如亲王、贝勒等方可戴三眼花翎。以鹖羽制成者染作蓝色,叫“蓝翎”,六品以下官员佩戴。清中叶以前,戴翎是对有功勋者或蒙特恩者的一种赏赐,后来才逐渐成为文武官员普遍的冠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