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古玉的高古看不上中古,中古看不上明清,发明清玉被喷成不出三年的东西,您如何看?
明清 中古 战汉 高古=古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古玉的老熟感是玩古玉的朋友都喜欢,是仿品无法仿造的,也是辨伪的重要手段。哪怕是上面的沁色,也是熟了的感觉,自然扩散,过渡。熟是一种对古玉视觉感觉,温润熟旧,精光内蕴,不生硬刺眼。熟便是玩老玉人最喜欢的感觉。所以找到了古玉的熟,也就能准确把握古玉的味道与神韵。
早上逛了下北京潘家园市场,发现今年古玉尤其多,十家有八家摊位上卖古玉,您怎么看?
古玉做假容易,原材料好找,便宜的和田玉和地方玉是首选,仿古工更是容易,适合初学者,越是扭扭捏捏,不伦不类越像古人的雕工。仿古玉还真的不能雕得太精细,因为古人没那电动工具,越拙越像。古玉的浸色是门学问,什么尸浸,血玉,鸡骨白……,现在的高科技都能给你做的一模一样,要上千年就有上千年。化学浸泡是古玉里面最低级的手段了,有毒伤身,适合摆地摊,所以地摊上淘的古玉百份九十九都是假货,适合初学者去捡漏。
玩古玉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多去博物馆看真品,真品看多了,眼力自然提高,您认为呢?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首先我告诉你,去博物馆很不方便吧?其次,文玩这种东西,如果你不上手把玩,如果你不拿放大镜放在手上仔细地观看,光凭肉眼是辨别不出真伪的,一眼输一手,必须要把玩。末代皇帝溥仪曾经给我们讲过这样的一个事,一个朋友有一幅画,谁也辨别不了真伪?他就找到了溥仪,溥仪拿手把玩了一下,看了一下,对他说,你这幅画是假的,多少年之后证明了这幅画确实是假的?后来有人问溥仪,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溥仪说跟我从小玩的那副画落款的字迹不一样。
玩古玉的大部分人是在玩明清玉,这么一算玩高古玉的真是小众里的小众收藏了,你怎么看?
大家好! 我是善缘光明。高玉器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象征和卓越的物质创造,与青铜器都被全世界看作中华古代文明的典范! 感谢藏友提出这个问题,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来交流探讨。玩高古玉是小众中的小众我很认同,究其原因,个人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数量相对稀少高古玉一般是指汉代和汉代以前的古玉器,包括了玉史学界所称“神玉”和“王玉”两个历史时期的玉器。
神玉时期为夏商之前,玉器很少,是由当时生产力水平低和缺少贸易及交通落后所决定的,制作抽象。玉器主要用作沟通神灵的法器或制成精神崇拜的图腾。时光流转四千多年,世事变迁,神玉时期古物真品传至今曰玩家之手,可谓少之又少。王玉时期为唐宋之前,玉器增加,是由夏朝建立国家制度,政治统治、文化发展需要和生产力提高促进的。
玉器礼制建立,这一时期玉器主要成为祭祀神灵及先祖的礼器和皇帝、王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制作精美。时光流转二三千年,世事变迁,王玉精品作为艺术珍宝很多流失于海外,玩家得一真品可谓可遇不可求。民玉时期为唐宋之后,尤其明清两代,玉器大增,是由国家大统,手工业、贸易发达和玉文化盛行的结果。民玉制作繁杂,出土传世均有,玉器易得,玩家也多。
二、文化深邃难懂玩家玩玉都因“喜欢”,明清玉器年代相对更近,文化相对更熟,无论造型或寓意通俗让人易懂,容易“喜欢”。而作为神玉和王玉的高古玉,年代久远,造型图案或粗放拙朴,或抽象深邃,审美口味不同明清世俗文化,不深入学习专研难以读懂,未有深厚文化情怀难以深入,“喜欢”之人,自然成小众中的小众。三、交易政策受限变现增值,是许多玩家玩收藏的一大乐趣,这是人性,也是以藏养藏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