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也流传有观音为妙善公主之说。观音心性温和、仪态端庄,男子佩戴观音,增加了一份平和,一份稳重,以助事业一臂之力;“男戴观音”则是希望男子能够柔和。观音在印度佛教中是男身的,大约在魏晋时期传入中国时,观音是以"伟丈夫"的形象高坐佛殿神堂,如梵僧观音形象。
玉玩人总说“男戴观音,女戴佛”,有什么讲究吗?
总的来说,男戴观音女戴佛也就是男女互补的意思,男人可以吸取一些女性的优点来弥补男性的缺点,而女性则可以吸取男性的一些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在我国的一些地方还有一种说法,说"观音"谐音"官印",希望男孩子长大后可以当上大官;而"佛"则被人们认为是有福气,就希望女孩子长大后,可以找个好人家嫁了,一辈子都很有福气。
观音和佛都是来源于印度佛教。观音,又名观世音,意思就是世间一切遇难众生只要发声呼救,观世音就会及时观其音声而前来相救。因为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拯救一切苦难众生,故其全称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后来因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观音在印度佛教中是男身的,大约在魏晋时期传入中国时,观音还是以"伟丈夫"的形象高坐佛殿神堂,如梵僧观音形象。
在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南北朝的木雕中,观音也都是以男子汉形象出现,嘴唇上还有两撇小胡子。但到后来,逐渐被演化为女性形象。这主要是在中国民间流传的观音,已经不是纯粹的佛教观音菩萨了,而是佛教文化与中国道教文化的融合。可以说,是把佛教观音菩萨与道教的王母娘娘有机的结合了起来。尤其是唐朝武则天的掌权以后,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给观音逐渐融入了母性慈爱的一面,使之逐渐演变为非常秀美妩媚的女菩萨形象,如水月观音形象。
在中国也流传有观音为妙善公主之说。因此,当前在中国观音主要是以女性形象出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易经中,十分强调阴阳平衡。既然有了信奉的女性的观音,必然要有一个信奉的男身的神来与之相对应,在佛教中也是非佛莫属了!因此选择了以乐呵呵的弥勒佛为形象。"弥勒"是梵文Maitreya的音译简称,意思是"慈氏"。
据说此佛常怀慈悲之心。而当前的笑口弥勒佛形象,其实也不是印度佛教中的"弥勒佛",而是在中国按照一个名叫契此和尚的形象塑造的。契此是五代时明州(今浙江宁波)人,又号长汀子。他经常手持锡杖,杖上挂一布袋,出入于市镇乡村,在江浙一带行乞游化。他身材矮胖,大腹便便,且言语无常,四处坐卧,能预知晴雨,与人言吉凶颇为"应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