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跟那个时期的老百姓处于新旧更迭中间有关,一到战乱年代大家都不想消费,普通人都愿意把积蓄存在家里,以防不时之需。随着康熙皇帝的时代来临,大清终于来到如日中天的上升期,白银价值在几十年内波动都不大,差不多就是康熙早期值50万人民币、康熙中期值三四十万、待康熙晚期又回到五十万人民币左右。依据就是康熙年间有一位待在北京的比利时传教士,他喜欢追求诗和远方,所以花费50两白银买了一艘可以在近海航行的船只,那么就算这艘船不怎么大,内部构造也没多豪华,约等于当下三十-五十万人民币还是差不多的。
雍正时期的整体物价跟康熙差不太多,基本50两白银也等于30-50万人民币不等,所以《甄嬛传》里帝后带着甄嬛和沈眉庄算账内一集,解暑的绿豆汤整个紫禁城一天要花费将近二十两白银,换算成人民币也就是二十万左右,对于如此人数庞大的宫女 太监来说也是挺合理的。乾隆时期,白银价值也变化不大,内置一套八间房带花园的北京四合院,差不多值90-100两左右,所以五十两银子换算成人民币也就是五十万上下。
待到嘉庆开始,白银就逐渐没这么值钱了,从一开始的约等于二十万人民币,越往后价值越低,直到同治皇帝在位时,一升米都要三钱银子,一两银子约等于现在的150块钱,所以50两白银也就是两三万人民币左右。能过怎样的生活同样一位退休拿50两白银的清朝官员,假若他生活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每月的四两出头银子,也就足够糊口,如果赶上银价暴跌不值钱的年月,一家人都得饿肚子,所以推测以清朝正处于发展实力收买人心阶段,哪怕明面上年薪给开50两,其他米面油肉的福利也都得跟上。
而这位清朝官员拿着50两退休年薪到顺治时期花销,就可以过上妥妥的退休老干部生活了,不仅一整个大家子都不用考虑吃喝问题,置办一处体面的宅子再养几个仆人都是很轻松的。待到康熙、雍正和乾隆年间,清朝官员的50两年薪也属于不低的收入,完全可以支撑他们丰富的退休生活,比如提笼遛鸟、写诗画画,隔三差五约上三五好友吃喝一顿都是没问题的。
不幸赶到清朝末期退休拿50两白银的官员,那就相当于现在一年收入三万人民币左右,换算到一个月就是两千多的预算,在当下也属于不高的退休工资,一家人就得勒紧裤腰带精打细算的过日子,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清末很多官员都会“告老还乡”。毕竟京城无论是吃还是住花费都大,不如回到家乡把老宅修缮一下,在门前开辟一片荒地种菜,那么50两白银也可以过得有滋有味。
假如赶到光绪和溥仪年间退休领到50两白银,那估计都很难维持一个季度的基本生活,影视作品《闯关东》中开头,朱开山的大儿子传文迎亲,就因为一袋子小米被抢,硬是再拿不出彩礼错失了一段好姻缘。朱开山不顾生死去挖金运金,以一小袋金子当启动资金,才有了几块地和几大间的房子,这就能看出白银在清末期已经通货膨胀的不值钱了。
总结综上所述,清朝官员每年退休工资50两白银,会相当于现在的多少人民币是随着时期不同而一直在变化的。虽说银子还是那么多数量的银子,可处于不同的年代购买力就不同。——比如顺治时期,50两银子可以买一匹军马,咋说也得值100万人民币,待到康熙年间略有下降,可也能买一艘能出海的小船,直到同治时期,就成了几千斤的大米,略等于现在的三万多人民币,购买力下调的不是一丁半点。